0076 祈求长生(2/2)
一阵鸡飞狗跳后,当李潼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仁智院自己居舍中。外间传来嫡母房氏训斥声,大意责怪李光顺等两个兄长怎么能让幼弟劳心至斯,苦学也该有个尺度。
他这里刚一动,榻侧垂首抹泪的奶妈郑金已经察觉到,俯首想要发问,李潼抬手表示自己无碍。
他这次昏厥,还真不是身体虚弱的原因,生活环境好转,自己也在有意的锻炼,身体已经健硕许多。心力耗损之余,更多的还是心情从长期的极度紧张到骤然松懈,真是绷不住了。
身在绝境、沉浸数月之久,一丝希望看不到,只是危险越来越逼近,诸多钻营努力,总算看到一线曙光。当中滋味,也实在难于言表。
李光顺他们两个,被娘娘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但也总算口风很紧,没有讲出他们三弟不是因为用心苦学、而是被舞乐戏弄累成这样。
因为这一插曲,房氏再怎么希望三子能卓然成材,也不愿让他们再在年前到内文学馆,甚至吩咐宫人收起少子房中所有笔墨书籍,只准他咸鱼安养。
这种待遇,也实在是让李潼哭笑不得。不过大酺献乐事情已经确定下来,年前年后这几天,也真的没有别的事情要操心。
晨昏问省之余,便是拉着李守礼在李光顺房间中练习各种时礼,务求到时能够表现得无可挑剔。当然他也明白礼节错不错其实没有什么影响,跪得再怎么标准端正,该死还得死,只是不想自己闲下来。
腊月自有傩戏传统,娱神求恩。太妃房氏虽然谨慎度日,但对这一点却是非常重视。李潼记忆中还有早年陋居冷宫,一家人插艾覆面的游戏,是死去的少年李守义脑海中为数不多鲜活欢快的画面。
眼下房氏还不知真正的死机正在逐近,只觉得处境越来越好。
因为条件转好,对于傩戏的准备也隆重得很,带领宫人们准备各种器物道具,更是亲笔刺血题写盛传于巴蜀的《长生咒》于素娟,让李潼昼夜穿戴出入。
蜀中神仙范长生,道行深浅不说,名字就很吉利。所以蜀中也有小儿逢年身披长生袍的习俗,沾沾仙气,无病无灾。他们一家人在巴州待过一段时间,巴蜀相连,便也习此民俗。
民俗方面,不过求个心安吉祥。可是看到嫡母房氏刺自己的血去调墨,李潼还是大感吃不消,得亏这长生咒几百字并不长,否则真怕还没解决掉丘神勣这一威胁,娘娘房氏先为自己禳灾祛病就流干血了。
这噱念之余,那种暖暖的亲情爱意也是让李潼感念良多。他两世为人,真要讲到心理年纪,其实跟现在的房氏都差不多,也不可能就在心里把房氏当作母亲对待,晨昏问省,还是礼节为主。
但见房氏这一行为,也的确让他感受到在这冰冷宫墙内,亲情对人心的慰藉。相守相伴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很能融入这个家庭中,不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无根过客。
转眼间,新年渐近,仁智院中也开始张灯结彩,添了许多节庆的气氛。家人们出出入入多有笑脸,即便是李光顺那种明知大祸又心思沉重的,也偶尔会露出一些由衷笑容,并乐得给小妹李幼娘牵马悠游。
除夕的前一天,有中使宦者来到仁智院,代表皇帝李旦看望他们一家。
“岁末更新,诸礼在设,大家恐难趁空暇礼问宗亲,先恭问太妃体康,并问大王等安好。”
中官四十余,自陈名为曹维,看起来要比仁智院杨绪那一脸奸相有气度得多,如果不是因为颌下无须,李潼甚至还以为对方或是学士之流。
由仆佣推及主人,李潼推想他那个四叔应该是气度不差。
虽然同在禁中,但彼此却少见面机会。他脑海中有关记忆,还是在几年前新年似乎见过皇帝李旦一面,但有关记忆模糊凌乱,李潼偶尔思及,也拼凑不出李旦的清晰面貌。
不过每逢重大节日,中使来问,这种记忆是有。此前一家人处境寒陋,甚至每每中使来访成了李守礼日常念叨盼望的日子,因为每每这时候,才会有一些用物美器随同送来。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随同中使而来的,有诸类衣食起居之用,甚至还有守岁、驱邪等所用的巨烛、沉香、桃符之类。如今仁智院处境转好,东西未必是珍贵难求,但这品类诸多,简繁俱在,可见备礼者是真的用心了。
有一点让李潼比较意外,是中官曹维行至他面前,从礼盒中掏出几卷经卷恭敬呈上,并说道:“年中厄事,大家有闻,后知大王安在脱厄,也是心怀大慰。并知大王有养生之趣,有乐道之心,并兼笔力少劲,手录《内篇》诸卷,赏于大王养趣养生。”
李潼听到这话,心情真是五味杂陈,乃至于隐有几分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