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 第453章 制衡

第453章 制衡(2/2)

目录

朱标深吸一口气,勉强平复了心绪。

“朝廷清丈北境,除了移风易俗,收拢民心,未尝没有疏通道路,打通军需,为将来出塞,追亡逐北,犁庭扫穴,剿灭残元的伏笔。”

“不瞒升弟。”

“父皇几年前便曾与我说过,应天府定都只是权宜,将来定然是要往北境迁都的,曾经,朝廷也就迁都凤阳庭议过,只是未果。”

“而今,却难保父皇没有为迁都北境扫视隐患之意。”

“然而,不论是迁都也好,北伐也罢。”

“而今朝堂上淮西党的势力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不利于朝堂的制衡与平衡。”

“故而,哪怕明知道南方的境内田亩龌龊更多,也不能在这急需稳定的时刻,强推清丈,以免自毁长城。”

“更不能因为田亩清丈,牵连到朝堂上的浙东党官员,令朝堂百官势力的进一步失衡。”

“然也。”

常升拍掌轻笑。

继而又补充道:“制衡之道不仅仅只在朝堂,朝野更是如此。”

“而今北境的清丈官员大多出身南方,且多为寒门出身。”

“何谓寒门?”

“就是曾经的氏族豪门破落了。”

“但只要科举重开,凭借着诗书传家的底蕴,他们总能比真正起于田亩的读书人更早进入朝堂,挤占后来人的晋升之路。”

“到那时,他们还能保持本心继续为民请命吗?”

“还是想着光耀门楣,重新恢复成氏族豪门呢?”

“大概率是后者。”

“即便其中有三千多人是曾经朝堂集训,由叔伯和姐夫亲自授学,算得上是天子门生,结局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倘若他们沆瀣一气,与朝堂上任意党派相互勾连,蒙蔽圣听都道寻常。”

“但妙就妙在,朝廷此番推行田亩清丈之国策,不是一棒子打翻所有士绅地主。”

朱标两眼直发亮,拍掌叫好道:“难怪升弟当初说什么惩前毖后,不能一棒子打翻一船人,原来还有此制衡之利。”

“如此一来,皇权不下乡之事,在北境便不复存在。”

“而北境这些地主士绅,都是被如今这帮春闱秋闱官员清丈了土地,折损了许多身家的“仇敌”,断然不可能与他们相互勾连。”

“至少短期内不可能。”

“等到三五年后,《官学》校定推广已久,那些真正起于田亩的普通读书人也能靠着科举走入官场。”

“届时只要将他们慢慢如同掺沙子一般,散布到朝野各地,多加磨砺,好生培养,择优提拔,未尝不能成为南北官员派系之外的第三派,为大明所用。”

“届时,还有什么田亩清丈不得。”

朱标越说越激动,直到常升将一杯茶递到了他的眼前,他才幡然醒悟,收敛了心绪。

满饮一杯,长舒一口气。

待他重新放下悲惨时,眼神中已重现少年英主的气魄与稳重。

“此事急不得。”

“五年也好,十年也罢,父皇在位做不成,还有孤,孤不成,还有雄英。”

“三代经营,那些出身凡俗,真正为民请命的官员终能登堂入室。”

“届时,大明盛世,自当到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