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目光深远(2/2)
两人说着,目光终于落在了肖峰身上,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快步走了过来。
张念博走到肖峰面前,热情地伸出手,紧紧握住肖峰的手,说道:
“肖总啊,可算见到你了。你总算回来了,咱们陶瓷厂多亏了你啊。”
廖家和也在一旁点头称是,说道:“没错没错,肖哥,你终于回来了,咱们瓷砖和马桶销售这么好,你这次回来,肯定又带着好主意。”
一时间,屋里又热闹了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继续探讨着商场的经营之道。
肖峰微微坐直身子,目光沉稳而专注地看向张念博和廖家和,他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成竹在胸的笃定,缓缓说道:
“目前啊,咱们陶瓷厂面临的最大问题,可不是新品研发这一块儿。咱们现有的技术其实已经相当成熟了,新品方面暂时不用太过忧虑。真正亟待解决的是扩大生产的问题。”
他轻轻顿了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仿佛在强调接下来话语的重要性,接着说道:
“只有先把生产规模扩大起来,咱们后续才能有更充裕的空间和条件,适时地对产品进行一些改变和优化。
“你们也知道,这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等时机一到,就能迅速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肖峰微微扬起下巴,脸上带着自信的神情,继续说道:
“至于技术层面,咱们其实已经处于很高端的水平了。咱们完全有能力生产大瓷砖,这一点毋庸置疑。现在制约咱们发展的,就是生产规模。
“就好比一个容器,只有容器变大了,才能装下更多的东西,才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更加坚定地看向张念博和廖家明,说道:
“所以啊,你们接下来就好好想一想怎样扩大厂子的规模。我想姚书记也已经跟你们提过这件事儿了。
“等你们把厂子扩大了,到时候我再根据新的生产条件,给你们改进产品。
“目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抓紧按质按量的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产量,同时全力推进扩大生产的各项事宜。”
肖峰这几句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三言两语就把张念博和廖家和心中的疑惑和问题回答得清清楚楚。
毕竟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稳定的潜在节奏,就像四季更替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律。
肖峰上一世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对于其中的门道再清楚不过了。
有些事情,着急是着急不来的,得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推进。
他深知这一点,所以才能把问题看得如此透彻,给出的建议也如此切中要害。
张念博和廖家和听了肖峰的话,纷纷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对肖峰的敬佩和信任,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这时候,廖明欢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看着张念博,语气温和地说道:
“张厂长呀,你就别这么着急上火啦。正如肖峰刚刚说的,咱们目前最关键的就是扩大生产的问题。这事儿啊,急也急不来,得一步一步来。
“你看你,都赶上在我家吃饭了,就先别操心厂子里那些事儿啦,赶紧坐下来,尝尝我家这饭菜。”
张念博原本还一门心思思索着厂子里的事儿,想着给肖峰详细汇报,他听到廖明欢这话,目光缓缓转向饭桌。
只见饭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热气腾腾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他顿时眼睛一亮,笑呵呵地说道:“哎呀呀,今天可真是有福啦,能吃上廖工家的饭菜。”
廖明欢一边笑着,一边说道:“吃吧,吃吧,就别跟我客气啦。说实话,我家的饭菜那可真是不一般。
“我家姑姑和我妈,做饭可是有一手的。这些菜啊,都是姑姑和我妈精心做的,每一道都有独特的味道。”
廖明欢在这半年里,跟这位土生土长的陶瓷厂厂长张念博混得可熟了。
她深知张念博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搭档,他吃苦耐劳,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厂里,最后一个离开,把厂子里的大小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而且他还谦虚好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廖明欢打心眼里敬重张念博,毕竟,要不是张念博这么努力地治理厂子,厂子也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好。
廖明欢热情地给他盛了一碗饭,说道:“张厂长,你尝尝这米饭,可好吃了。还有这菜,你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为厂子里的事儿操心呐。”
张念博接过饭碗,笑着点点头,说道:“廖工,你太客气了,那我就不客气啦。”说着,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脸上满是享受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