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后宫之主(三)(2/2)
宜敏站在坤宁宫前,抬头看着那高高在上的牌匾入了神,皇帝是乾,皇后为坤,地得一以宁,故名“坤宁宫”;天得一以清,故名“乾清宫”,二者相辅相成,龙凤交泰。
她重生三十年,殚精竭虑,步步惊心,终于走上了与前世截然不同的道路,不但保住了孩子,还登临凤位,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天命降临让她凛然,世上果然有天道,那么她的重生究竟因何而来但是她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个合格的皇后,善待天下子民,不但为自己求一份心安理得,同时也能为自己的孩子们积累福报。
这时坤宁宫内一名嬷嬷打扮的妇人走出了出来,她看到伫立的宜敏,顿时眉开眼笑地快步迎了上来,福身行礼道:“奴婢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宜敏柔和了眉眼,伸手将她扶了起来:“嬷嬷多日不见,身子可康复了”这老妇人正是宜敏的奶娘尚嬷嬷,如今已经知天命的年纪,前些时日偶感风寒,宜敏便让其回家去好生修养,自然也就没有跟着回承恩公府。
尚嬷嬷闻言脸上笑开了花,她这些日子简直激动坏了,自己奶大的主子封了皇后,成了翱翔九天的凤凰了,哪里还顾得上养病啊!几幅药灌下去,她立马精神奕奕地奔回了宫,亲自盯着内务府的人对坤宁宫进行了大改,虽然给内务府十个胆子也不敢怠慢了自家主子,但是能不能合主子的眼缘还得她老婆子亲自掌掌眼。
她拍着胸脯中气十足地道:“主子放心,奴婢身子骨好着呢,些许风寒不过几日便痊愈了,在家里也呆不住,况且封后大典这么大的喜事,奴婢可不放心内务府那些滑头,还是亲自看着点好。这坤宁宫啊,都是按照您的喜好改造的!你先将就着住几日,等把您嫁妆里的物件整理出来,咱们再换上可心的。”
她家男人如今好歹是内造办主管,好东西还不得紧着自家娘娘先用不过想到昨天跟着皇后进宫的那无数嫁妆,简直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球。好家伙!整整六百六十六抬嫁妆,堆满了坤宁宫那宽阔无比的大院子,她带着人整整清点了一整天也不过三分之一,里头的稀世珍品那是车载斗量,她看多了都要麻了,回过头再看看坤宁宫的摆设都有些入不了眼了。
宜敏被逗笑了,无奈地摇了摇头,扶着尚嬷嬷的手走进了坤宁宫,她对自己的奶嬷嬷是绝对信任的,便也随她折腾去,若论谁最懂宜敏的喜好,自然非尚嬷嬷莫属,加上尚家如今在内务府权势滔天,有她在宫里盯着,没人敢做小动作。
一入坤宁宫大门便是正殿,也是皇后处理宫务的地方,一尊巨大奢华的凤座高踞正堂,前方一方御案,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和一些折子,御案上方是康熙御笔亲题“厚德载物”四字牌匾,前方丹陛两侧雕刻的是凤凰祥云,四周格局与乾清宫相差不大,唯独是站在底下参拜的人员不同罢了。
尚嬷嬷很是自豪地说道,“娘娘,这匾额是皇上御笔亲提,这正殿的格局摆设也都是比照着乾清宫来,按照规矩以后宫中所有妃嫔都要来此晨昏定省,也是您接见内务府官员和外臣奏事的地方。”
宜敏微微点头,皇后管理后宫是有自己的一套班底的,包括后宫有品级的女官,各宫管事太监、主事嬷嬷和所有的宫人,甚至内务府名义上也是皇后统领,后宫的吃穿用度量极大,各种物资采办支出每日都是巨量,人员增减,进出禁宫都需要申请腰牌等等,这些通通都需要皇后御批或用印。
整个紫禁城生活着数千人,身为皇后,不仅仅是享受地位上的尊崇,她还要管着这些人的生老病死等一切问题,平日里要接见内外妇朝拜,要管理诰命夫人的册封与品级升降,遇到年节还要处理与蒙古的节礼往来,有外藩来朝,接待来访女眷也是皇后的分内之事,这么多事情自然不可能只靠皇后一个人来处理。
就像皇帝需要朝廷官员帮他管理天下一样,皇后也需要许多帮手来协助处理这些事务。因此皇后所在的坤宁宫也是一个小朝廷,这里的作用不仅仅是每天接受嫔妃请安,命妇朝拜而已,她是后宫之主处理宫务和国家事务的场所。
她不可能再像原来那样窝在钟粹宫处理这些,因为当了皇后,就不仅仅是管理内宫了,她还要协助康熙处理一些需要女人出面的国家事务,包括各种重大祭祀,四时三节,亲蚕礼、先农礼等等,这些都不是原先当皇贵妃的时候可以出面的,原先都是康熙包揽一切祭祀活动,甚至取消那些皇后专属的活动,如今这些权力都要收回到宜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