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 > 第1013章 第一次车臣战争

第1013章 第一次车臣战争(1/2)

目录

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俄罗斯与高加索地区的局势却愈发紧张起来。

俄罗斯国内经济颓势明显,鲍里斯不得不考虑用战争转移百姓注意力。车臣地盘小,叛军人数不过万余,枪支弹药也极度缺乏,战胜他们似乎易如反掌,就成了他最理想的目标。

经过国内舆论造势,百姓群情激愤对车臣喊打喊杀之时,鲍里斯便趁着冬天地面被冻实,派遣了将近四万的部队杀进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骄傲的俄军压根没把车臣叛军放在眼里,没有经过战前详细侦查,便冒冒然闯进了城市。不料,却陷入了最险恶的巷战。第一天,俄军就损失了一百多辆坦克和两千多人。

至此,双方在几乎被打成废墟的格罗兹尼展开了拉锯战,不断往里面添加兵力,伤亡数字不断攀升。

李安然在圣彼得堡的一家咖啡馆里与瓦洛佳的谈话被电视新闻打断。看着屏幕上燃烧的战火和夸大其词的解说,李安然忽然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滑稽感。

俄罗斯人号称战斗民族,其实打仗并不在行。或许是地域环境决定了思维,俄罗斯军队打仗方法太过粗糙,来来去去就这么几招,怪不得难得出来一个朱可夫,也被他们吹上了天。

“瓦洛佳,你觉得这场冲突会持续多久?”李安然沉声问道。

瓦洛佳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谁知道呢?鲍里斯虽然强硬,但高加索地区的情况复杂,民族矛盾、宗教冲突交织在一起,不是轻易能解决的。而且,西方国家也在暗中搅局,局势只会越来越糟。”

“你觉得俄军之所以打成这样,问题出在哪里?”李安然的语气有些考究。

瓦洛佳倒没有在意李安然的口吻,当作朋友之间的闲聊,丝毫没有藏着掖着。“情报不利,后勤混乱,多头指挥,政令不通……问题太多了。”

短短几句话,瓦洛佳的视野明显超过了鲍里斯,至少他看到了很多人看不到的背后一些东西。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李安然继续追问。

这时候,瓦洛佳才觉察到李安然有些意味深长的语气,不由大笑起来,“拜托,我只是个特工,可不是正经军人。”

“这不是闲聊嘛。”李安然不以为意地回应。

“既然是闲聊,我倒是想听听你的见地,看看金融学家会从什么角度看待这场战争。”瓦洛佳立刻反将一军。

“龙国有个孙子兵法大家曾经说过,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李安然用有些混乱的俄语说道。

瓦洛佳当然没有听懂,但也没有在意,而是正襟危坐,仔细聆听。

“意思是如果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们,五倍的兵力就进攻他们,一倍的兵力就要想办法分散他们,相等的兵力就要想计谋打败他们,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避开他们,实力不及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李安然解释道。

瓦洛佳听了个似懂非懂,没有着急反驳,而是颔首示意李安然继续。

“鲍里斯出动四万军队,对方正规军加上后备部队,人数其实也要将近四万。不去想办法分化瓦解,反而连侦查工作都懒得做,就这么长驱直入,不败才见鬼了。”李安然分析道。

瓦洛佳沉默片刻,点头同意:“的确太轻敌了,以为人家都是非正规部队,臆测战斗力低下,结果吃了大亏。”

李安然长叹一声,“首战失利后,严重打击了自信心,军队又走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将敌人的战斗力拔高到了自己都惊惧的高度。”

“是啊,要么狂妄到目中无人,要么胆小到步步惊心,前线指挥员的心理出了大问题。”瓦洛佳理解那些指挥官的心态,失败会给他们带去绝对无法承受的后果,这也是首战失利后变得束手束脚的原因。

“战争的胜负往往并不是前线战斗人员所决定的。为了打这场战役,鲍里斯在宣传上是下了功夫的,但远远不够,还不如车臣宣传更有效果。”李安然继续说道。

车臣武装在西方媒体的操弄下,被描绘成民族独立运动,博取了国际同情。相比之下,鲍里斯政府僵化的宣传手段效果差了太远,以至于民间反战情绪高涨,甚至出现家属上前线强行召回士兵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