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 > 第870章 当姑爷

第870章 当姑爷(2/2)

目录

孟学海:“不是学医的料也没事,不用学成李院长这样,只要学医,其他的我会给你安排好。”

“爸!我不想和你吵,但请你尊重我的选择。”

眼看着父子俩吵起来,李明清连忙道:“都冷静一下,坐下慢慢说。”

孟学海叹气:“哎,愁死了。”

“爸,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会注意安全。请您信任我,给我信心。”

“明清,你帮我劝劝”,孟学海想找个人和他统一战线。

“孟会长,这我没法劝啊。”

李明清为难道。

父子之间说什么都行,但他不一样,可别把战火引到自己身上了。

孟正初:“李院长,上周我在Z市见过您。”

“Z市,你和贺晓轩是战友?”

“对啊,我就在公安局审讯室,当时看的我热血沸腾。李院长,您太厉害,我一定向您学习。”

孟学海道:“明清,前一段时间的事我听了后出了一身冷汗。”

“孟会长,可能听着吓人,但——”

“不是听着吓人,就是特别危险。炸弹一炸,什么都完了。”

李明清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安慰道:“孟会长,有爆破组检查,各部门配合努力把危险降到最低。”

“当兵的都冲在第一线,最危险。”

孟正初解释道:“爸,不是当兵就危险,也不是当医生就安全。就拿这次的事来说,最危险的就是医生。炸弹埋在医院,最先波及的就是医生。幸亏特务露出马脚,要不然整个医院全炸了。”

“这只是个例,相比较而言,医生安全。”

孟学海坚持道。

李明清无奈的摇了摇头,“孟会长,正初现在学医晚了。”

“真的晚了?”孟学海追问。

“真的晚了。”

“没事,那就不走医生这条路,只要不当兵干什么都行”,他执意的不想孟正初面临危险。

“孟会长,我看的出正初对继续当兵的想法很坚定。他年轻热血,初入军营肯定吃了很多苦头,但他努力坚持下来。孩子长大,有自己的理想,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的选择。当然在大部分眼里,对当兵是有憧憬和希望的。”

李明清苦口婆心的劝道。

孟学海:“道理我都懂,但很难接受。”

“爸,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你怎么保护?枪子可不长眼睛”,孟学海严肃道,“明清,你儿子要是去当兵你同意吗?”

“会,是光荣。”

李明清认真道。

小时候小宏和小哲说长大要当兵,他鼓励了。

后来他们长大,想去搞科学研究,他也鼓励了。

直到现在,一个当老板,一个去搞科研,他仍旧鼓励。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时间节点想做的事不一样。

一直坚持做一件事肯定是发自内心特别热爱的。

孟正初:“爸,我快升迁了。”

“升迁?不也是拿军功换的吗?军功可不好拿”,孟学海担心道。

“爸,你就是自个吓唬自个,我当兵这么多年不都平平安安的嘛,你就放心吧。”

孟正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道。

孟学海又叹了一口气:“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孟正初可算松了一口气。

昨天爷俩在家里已经吵过一次了,今天专门来找李明清断案。

幸好老父亲退了一步。

要不然他得买连夜的火车票跑回部队。

“李院长,麻烦你检查检查他的身体”,孟学海不放心道。

李明清笑着道:“没问题,来,伸手。”

片刻后。

“年轻就是好啊,身体壮的像头牛,身体素质特别好。”

孟正初憨笑道额:“我们天天拉练。”

“李院长,当初他去当兵时瘦的跟个小鸡仔似的,后来部队放假,他回来探亲身上的腱子肉邦邦的,部队确实锻炼人。”

孟学海一脸骄傲道。

孟正初开玩笑:“爸,当初我要是不进部队就外面当小混混了。”

“小混混?腿给你敲断。”

“我学习不好,要不是走当兵这条路,真说不好”,孟正初分析道,“我太适合去部队了。”

李明清:“来,孟会长,给你扎几针,保准你晚上沾床就睡。”

“那可太好了,我真失眠。”

孟学海乐呵的脱掉外面的厚外套。

“李院长,晓轩说当初他当兵是你劝的,对你特别感激。”

“只是说了一嘴而已。”

孟学海道:“处于人生转折点的迷茫小年轻,李院长你这一嘴是大功德啊。”

“倒没这么夸张,是贺晓轩自个争气。”

李明清笑着给他下针。

“对了,我听说孙老带的小组有个小伙子想当你姑爷啊。”

“你从哪儿听来的?”李明清无奈了。

孟学海调侃道:“不瞒你说,我们医学会的几个老东西都想和你结亲家。”

“不至于”,李明清婉拒了。

“明清,你看正初怎么样?能不能入你的眼?”

孟正初尴尬的想找条地缝钻进去,“爸,你瞎说什么!”

“你看看你还不好意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什么不好意思”,孟学海大大方方道。

李明清笑着道:“书雨一门心思在医学上,目前没成家的打算。”

“你家三个孩子太优秀。”

“正初也很优秀”,李明清夸赞。

孟正初不好意思道:“我第一次来明仁医院,出去转悠转悠。”

他连忙出去,不想谈论婚嫁的话题。

刚下楼就迎面碰上李书雨。

不过孟正初不认识她,也没看到她胸前的名牌。

他默默地在心里想,“了不得啊,美女医生,长得像天上的仙女。”

走过后他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

比文工团的女兵还要高挑好看,气质格外出众。

半个小时后,李明清和孟学海出来。

孟正初站在门诊口,看着面前的人来人往。

“看什么呢?”

“怎么这么多人生病,进进出出,大部分的脸色特别凝重”,孟正初感叹道。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李明清平静道,“幸好科技越来越进步,药物越来越多。对症下药,延长生命期,还给患者好的生活质量。”

孟学海:“李院长,你给重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我不敢居功,是医学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其他医院没办法治疗的病还能来明仁医院拼一拼”,孟学海非常客观道,“以前没有明仁医院时,好多人只能回家等最后一步。”

李明清摆摆手,“我只是尽我所能,但仍旧有救不了的病人,唉……”

“李院长,你已经给很多人带去生的希望了。往大一点说,你带动了国内医学的发展。”

孟学海打心底佩服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