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家村(1/2)
李清送家具用了差不多一个半钟头,来回拉了两趟,终于把家具都送过去了。
返回木器店后接上牛爷,还有高明启蹬着自行车跟上他们,一行三人朝着十渡的方向出发。
在出发以前,高明启就已经提前回家一趟,他这次跟师父出门,估计到明天才能回来。
又从李清家里带上铺盖卷,三人收拾好东西就出发了。
南行至永定门出了北平城,这趟路程得途径卢沟桥,长辛店,良乡,窦店,最后抵达十渡。
早年间曾经流传着一首很广的民谣:前门楼子修得高,菜市口人多闹吵吵,彰仪门(广安门)外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有十一孔,东头狮子西头象,长辛店街五里长,二十五里到良乡,良乡塔、半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一道沟,三十五里到涿州。
这首民谣描述的就是从北平中心出发,出了内城,经过卢沟桥南下,到达良乡、涿州的路程。
十渡的位置也差不多,不过到了窦店琉璃河以后,得转向西边,再走不远就能到了。
这年代出了城市后,路就变得很难走,甚至往偏远的地方去根本不通车。
一路上更多的是牛车骡子车,偶尔能看见几辆自行车,三轮车更是少见。
寻常的板儿爷只接城里的活儿,不可能往外面走,远了不说,还容易把三轮车蹬坏了。
这一趟单程得超过一百里地了,李清也没问价,和牛爷说看着给就行,不要钱也去。
出城没多久,他们就来到卢沟桥。
卢沟桥是北方最古老最长的一座十一孔联拱石桥,自金大都时期建造,距今天已经有了八百多年的历史。
上桥时迎面立着两头大石狮,到了西头下桥时,那边就变成两头大石象。
从白灰色的桥上驶过,即使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可高明启他们还是感觉到一种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三人上了桥后就没有再说话,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桥上,两百多米的距离却走了很久才过去。
这时节气候少雨干燥,桥下的河水干涸,已经露出大片的河滩。
迎面来了一排骆驼队,少说得二三十头骆驼,一个个全都背负着货物,缓慢地走向卢沟桥,准备从这里进入北平城。
过了卢沟桥以后,高明启和李清都加快了脚下的速率,按现在的速度来算,中午之前他们肯定到不了李家村,只能尽量把时间往前提。
终于在太阳过了正午,往西偏了一大截的时候,三人抵达了李家村。
中午他们都没吃饭,虽然带着干粮和水,但是半道上风尘仆仆,又有寒风呼啸。
估计吃也吃不好,仨人就商量好到了地方再吃。
牛爷更是没有任何意见,出城以后,他就缩在三轮车斗里面,用铺盖棉被把自己包裹起来。
刚到了李家村,村口还能看到几个老人靠在墙后边,躲着北风晒太阳。
这些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突然出现在村子的三人,当李清拉下遮在脸上的毛线面罩后,几个老头认出了他。
“哎呦,大清回来啦,多久没见了。”
“是呀,回来看看,三叔身体还好。”
简单和老人聊了两句,李清就在前面带路,顺着村里的小路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小院子。
院门上着大锁,李清下了三轮车走上前打开了门锁。
这是李清老家的房子,自从他爹带着他们去到北平城以后,就很少回来了。
即使走的时候打扫得干干净净,许久没回来少了人气,院子迅速变得荒凉起来。
所幸房屋都还完整,起码还能住人。
院子里头是一间正房,东西两座厢房,对比北平城的四合院建筑来说,这里的屋子就简陋许多了。
屋子墙壁是使用土坯搭建而成,正房上了梁还好一些,东西房明显已经有些漏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