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346章 逆天新闻大赏1

第346章 逆天新闻大赏1(2/2)

目录

蒲赢,即蚌蛤、海螺一类的贝类海鲜。

《魏书》也有类似的记载,连年天旱岁荒,民人相食,袁术在江淮一带率兵征战,下令拾蒲赢为食。

平民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调味料,螺蛳做出来太难吃了。

而且螺蛳寄生虫多,吃了很容易患病。

不过百姓村众人的想法只是平民的想法,达官贵人们不缺调料,很早就把螺蛳玩出了花。

南北朝时期北周诗人庾信抿上一口美酒,啜上一个香螺,赋诗道“香螺酌美酒,枯蚌籍兰肴。”

唐代长安韦氏家族墓壁画中的《夜宴图》,画的是当时权臣杨国忠与虢国夫人在曲江边上开自助餐的故事,餐台上便有螺类。

宋代墓室壁画中,也有一幅夫妻对饮画,二人就着螺蛳,小酌一杯。

清河郡王张俊为讨好宋高宗,摆下了宋朝最大场面的一次宴席,在上桌的30道御膳中就有“香螺炸肚”、“姜醋生螺”两道田螺菜。

前朝的乾隆皇帝也爱食田螺。

这个不是后人编的,是真的。

出自清代姚文翰《紫光阁赐宴图》。

乾隆是一个宴会成瘾的皇帝,想出很多名目、道理、办法,找人陪他来吃饭。

紫光阁盛宴算是其中较为低调的一次,2000余人,200多张餐台,为此掌醢署还特意采办了很多贝螺类的时鲜。

贫民食螺消饥,官人食螺尝鲜,诗人食螺则是品味。

唐代洛阳诗人刘禹锡游历洞庭湖,尝遍时鲜风味所,唯独对螺蛳念念不忘,即兴写下了“白银盘中一青螺”的佳句。

明代云南进士杨士云,晚年弃官还乡,朝廷请他出山,他不干。

有人不解,他笑而不语,挥毫写下一幅对联:“日吞夹金绞银饭,夜饮龙须虎眼汤。”

其中“龙须虎眼汤”即海菜螺蛳汤。

明代广东状元伦文叙赋诗道:“炒螺奇香隔巷闻,羡煞神仙下凡尘。田园风味一小菜,远胜珍馐满席陈。”

清代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云:“清明节过便清和,滥贱刀鱼入市多。最是酒杯禁不得,菜花天气卖泥螺”。

元代人倪瓒是个画家,也是个吃货。

他在《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详细写了螺蛳的食用方法。

“取大个田螺敲掉壳,取其头,不要见水,用沙糖浓拌,腌上一顿饭的功夫,再洗净。或者成批用葱、花椒、酒腌一会儿,再用清鸡原汁氽熟食用。也可用生盐拌小茴香浸上三五天后,蘸清醋生吃。”

清代的《调鼎集》也介绍了烹调田螺的方法:“将大田螺除去尖,撒上盐沤之,炝熟后切成片,壳内汁用猪油、花椒及佐料收贮之。”

螺蛳的烹制方法虽多,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螺蛳在入锅之前,都要将尾剪去,以便将螺肉从壳中吸出。

当然,也有不剪尾的糟制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介绍了一种办法:“春月,人采置锅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食之”。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对糟螺也情有独钟:“闽中有香螺,小而鲜,糟食最佳。”

螺蛳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入药。

不过螺蛳是个大概的统称,全国部分地区吃的“螺蛳”,属于石田螺属,中文名称为“方形石田螺”,又被称为田螺、湖螺、石螺等。

除了方形石田螺,还有方形环棱螺。

而学界的螺蛳一词,特指一种淡水生有螺厣和螺壳的软体动物。

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西南高原湖泊,在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和大屯湖均有发现。

北京,皇城。

“爹……”大胖想吃田螺了。

这田螺还是西平侯沐晟特地差人从云南快马加鞭送来的。

为了让田螺活着送到北京,花费的力气不下于唐朝时候为杨贵妃送荔枝。

好吃是好吃,就是花费太大了。

虽然花的不是朱棣的钱,但朱棣仍然觉得浪费,可也不好下旨斥责。

朱棣刚登基的时候,十八弟岷王朱楩就上书状告沐晟在封地像个土皇帝,多有不法之事。

真假先不论,朱楩状告沐晟的原因很简单。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朱楩被册封为岷王,封地岷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岷县。

洪武二十六年,改镇云南。

建文元年的时候,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西平侯沐晟举报岷王朱楩不法,导致他被废为庶人,流放于漳州。

直到朱棣登基,才恢复他的爵位,重新就封云南。

朱楩对沐晟是发自心底的怨恨,所以回到云南第一件事就是上书状告沐晟。

然而,朱棣只是简单训诫了沐晟一番,然后赐书给岷王,称沐晟的父亲有大功于朝廷,不要开罪于他。

朱元璋当初将岷王从甘肃迁到云南的意思很简单,二人互相牵制。

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属于狗咬狗一嘴毛。

朱楩在云南多有不法,朱棣知道。

沐晟在云南多有不法,朱棣也知道。

但是沐晟撑破天了,也就是在云南当个土皇帝。

朱楩是真的有机会能当皇帝,所以这个概率无限趋于零,但毕竟不是零,因为他姓朱。

朱楩告了沐晟,沐晟可忍不了,反过来上书状告朱楩。

朱棣以“朱楩不尊王法,擅收诸司印信,杀戮吏民”为由,将他罢免。

虽然不久之后又被朱棣恢复,但由于其习性不改,于永乐六年又被罢免,并且削去护卫。

大胖登基之后,又将他移居武冈。

朱楩被排挤走了,但沐晟并不傻,以前有人牵制,自己做的过火一点,陛下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只剩自己,并不代表自己就安全了。

所以沐晟选择了无限制的表忠心。

陛下让我出征,那我就出征。

陛下缺钱,那我就捐钱。

云南有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不惜代价的也要送去北京。

螺蛳就是这么到的北京城,朱棣觉得味道一般。

主要朱棣是皇帝,螺蛳端上来的时候肉都已经被宫人挑了出来,缺少了嘬的过程。

而大胖,就喜欢自己嘬。

大胖经常去御膳房顺螺蛳回家,或嘬,或用嚼杨木慢慢挑出来。

嚼杨木,也叫嚼杨枝,类似于今天用的牙签。

这下突然听天幕讲起来,大胖顿时口舌生津。

吃了一个月的馒头加白菜汤了,现在螺蛳在大胖眼中,堪比红烧肉。

朱棣没好气的说道:“没有!”

朱高炽乞求道:“爹啊,这个可以有。”

“吃点螺蛳不影响身体的,不会长胖的。”

“再说了,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

“再不吃点肉,儿子没胖死,倒是要先饿死了。”

“爹啊,就赏儿臣一两斤螺蛳吧!”

朱高煦叹了口气:“大哥,螺蛳真没有!”

“???”

“大嫂和大侄儿在我家吃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朱高煦抬起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不让眼角的泪水滑落。

“大嫂的眼睛,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看一眼就知道产地。”

“我派人在周边买来的螺蛳,刚端上桌,大嫂就把桌子掀来了,说我糊弄他。”

汉王低下头颅,冷冷的注视着大胖,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前,揪住大胖的衣领,怒吼道:“你知道云南送来的螺蛳,爹卖我多少钱一个吗?”

“五两!”

“你知道五两是什么概念吗?”

“大嫂和大侄儿一顿饭,光螺蛳就要吃六七十个!”

“加上其他的饭菜和香料,一顿饭就要五百两!”

“要不是云南送来的螺蛳吃完了,我不仅挣的一万两给了爹,还要倒欠五千两!”

大胖看着弟弟一副吃人的模样,喉咙滚动,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劝道:“老二啊,为了一万两杀人,不至于,我可是你亲大哥。”

大胖话音刚落,汉王爷就像愤怒的公牛一样,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双手死死掐住大胖的脖子。

“啊!给我死!”

“还我的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