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 > 第703章 农场的发展规划

第703章 农场的发展规划(1/2)

目录

工人招聘主要从山东招募夫妻工,一般要求两口子,带娃过来也行,这边有小学,有初中。五万亩稻田,二十万亩草场,小型农场用不了多少人,估摸着也就是三五百人就足够了。

稻田大部分地方都不用太过操心,但是需要用平整。刘夏莲直接从白山武校调了二十台挖机,学员上着课就把活干了,不完美的地方教练处理。

插秧机和收割机是一台都没有,小马把问题汇报上去,刘夏莲让他安心好了。说是大强重工有购买的进口大型插秧机、大型收割机各五十台,每年都会过来干活赚钱。平常农场买十几台大强重工产的小型机械就行了,真正到了插秧、收割的时候就雇佣农机队。那超大型的机械一天下来能插秧上百亩,五十台机械就一天就是五千亩,十天就干完了。还不耽误给别的农场干活,这大农机除了买的时候贵点,用起来真没毛病。

相比起来大强重工生产的农机只能说是凑合用,刘大强曾坦言,差距太大了,造出来的东西耐用性上天壤之别。

听完刘夏莲的安排,小马完全颠覆了关于种田的认识。原本还认为五万亩水稻,最少也得数千人呢,没想到区区几百工人,农机都不用买多少,种植和收获期雇佣农机队就行了,还是自己家的农机队,左手倒右手。

“厂长,那牛的事情怎么办,要达到年出栏一万头的规模,最少也得五六千头牛开始养起,三五年才能算是有些成就,五六千头牛价值可太多了,能抽出这么多钱购买吗?”

“不用担心,咱们有种牛,上等西门塔尔种牛。买蒙古牛做母本,生产西门塔尔杂交牛,长势快。我安排大强重工生产一批刚结构的移动大棚,等明年开春了就把牛运输过去。”

“行吧,厂长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牛的事情就等明年开春了。”

龙江省气候寒冷,开春都快五一节了,差不多小半年呢。

刘夏莲一寻思现在普通的黄牛哪里最便宜,肯定还是内蒙啊,那边七八百斤的母牛才一千多块钱一头。要到了山东那可贵了去了,四五千一头。当然,东西也不一样,草原上的牛就是吃肉用的,山东的牛属于耕牛。

内蒙那边赵华有老路子,有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当即安排当地的朋友大量收购本地牛,公母三十比一,要求全部放牧散养牛,能做繁殖用的。

那边老朋友一听要三千头,二话没说咔咔咔就给收购,要不说是大市场一周收起了。

出门刚好碰到大丫了,接孩子回家呢,大丫挺辛苦,也没个婆婆,也没个妈。

“大丫,我给你找两个保姆吧,让她们负责你们的娃,现在都上小学了,不用那么黏人。”

大丫听激动的哗哗的:“还是姐对我啊好啊,我早想让帮忙找个了,都没好意思开口。”

刘夏莲那个汗颜:“我一直以为你特别喜欢带孩子,所以没好意思说。”

“才没有呢,我喜欢和姐一起东奔西走,打打杀杀。”

保姆还是很好找的,刘夏莲花钱从李家屯找了两位中年妇女,同时给这几个孩子找了两个家庭教师,反正也不差钱,没事上上辅导班啥的。

“大丫、二丫,你俩解放了,明天随我去内蒙。”

第二天去的人还真不少,带着泡菜厂保卫科的十几名枪手,押运着三百多万的现金。

这两年道路宽敞了,走的也快,两天时间抵达内蒙。

巨大的牛栏里是满满的黄牛,看起来比较瘦,都是放牧的牛,不能跟吃饲料的育肥牛比。公牛大概一千五六百斤,母牛大概七八百斤,一共是三千零三十几头牛。

汤老板说:“弟妹,你安排人验验货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