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40章 三子夺嫡

第340章 三子夺嫡(2/2)

目录

“依我之见,不妨采用轮战之法,以我们充裕的兵力,轮番上阵,不断消耗太子一方的兵力与士兵们的体力,如此,他们纵有冲天的士气,也难以持久。”

李泰眼睛一亮,道:“好计策,就按你说的办。”

李治也是认同点头。

其实李泰跟李治这边的将领们,不少也是懂得兵法之道的。

只是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次应该会很轻松。

毕竟他们在暗,伏击太子,且还有数倍之兵力。

大家都是大唐精锐,自有自的骄傲。

哪怕是各自为战,那也能轻易胜之。

可谁想到,太子那边的辽东士卒,不仅丝毫不逊色他们这些大唐精锐,在阵法对战上,更是进退有序,对比之下,反倒是他们成了散兵游勇。

柴令武虽然是柴绍的儿子,但在军事这块却不是很出色,也没参加过什么战争。

这次献策,也非是柴令武想出来的,而是麾下将士。

传令之下,魏晋联军开始变化阵型。

数千兵马分成三股。

前边士兵厮杀一阵后,立即撤后,第二排顶上,而后是第三排,如此论战。

顿时间内,魏晋联军的伤亡数开始增加。

毕竟先前更多兵力才能顶住,现在突然减少兵力,相当于本来五六个打一个,现在变成了两三个打一个,自然更难了。

然而不过片刻间的功夫,魏晋联军突然变得勇猛起来。

不,不是魏晋联军变得更为勇猛,而是李承乾这边的将士,力气逐渐有些跟不上了。

有了中场临时休息的魏晋士卒,自然在体力上更有优势。

人数上的巨大差距终究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乾一方的伤亡开始不断增加。

尽管太子亲卫兵们个个悍不畏死,但在潮水般涌来的魏晋联军亲卫面前,防线还是渐渐出现了松动。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飞溅。

仗着人多势众,魏晋不断发起猛烈冲锋。

如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不断冲击着李承乾亲卫兵那看似坚固实则脆弱的防线。

——

宫廷别苑。

这里就是朝廷众臣给太子定下的暂时行宫。

数十位朝廷官员就在这里等候太子的到来。

只是,朱雀大街上的乱战,他们会不知晓吗。

大部分的官员自然不清楚,然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当然是知道的。

因为不断有人过来,分别向长孙无忌等人汇报现在朱雀大街的实施战况。

最新的消息传来,褚遂良面色一喜,说道:“诸位,先前太子谋反之事,陛下虽暂未处置,可也说过恢复其太子位只是缓兵之计。”

“如今他又在大街上与两位皇子兵戎相见,这分明是贼心不死!”

“依我看,咱们就该顺应陛下心意,趁此机会,协助魏王,一举拿下太子,以绝后患!”

“魏王素有贤名,平日里广纳贤才,对治国理政之策更是钻研颇深。他心怀天下,若能登上太子之位,定能带领大唐走向更为昌盛的未来。”

“反观太子,犯下谋反之大错,即便被恢复太子位,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故态复萌,再度做出危害朝堂之事”

褚遂良希望在这个时候,借助魏王优势的情况下,说服众人,直接支持魏王。

这样一来,朱雀大街那边,就不会有什么变数了。

朝廷禁军出动,哪怕太子再厉害,也没有了用处。

话音刚落,魏征就站了出来,对褚遂良呵斥道:“简直荒谬至极!你口口声声说太子贼心不死,可你怎不想想,究竟是谁率先挑起这战火”

“魏王与晋王竟公然伏兵袭击太子,此等行径,与谋逆何异”

“太子身为储君,即便曾有过错,那也是陛下亲自定夺处置,何时轮到他们私下动用武力”

“太子自幼被立为储君,多年来,在陛下的悉心教导下,熟读经史子集,心怀治国安邦之宏愿。虽因一时糊涂犯下过错,但他在监国期间,也曾展现出非凡的理政才能,减免赋税、兴修水利,为百姓做了诸多实事。”

“陛下既然恢复了他的太子位,便是对他仍抱有期望,相信他能改过自新。我们身为臣子,当为朝堂清明、皇室安稳尽心竭力,而不是助纣为虐,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推波助澜!”

褚遂良也不甘示弱,向前跨了一步,涨红了脸反驳道:“魏公,话可不能这么说!”

“魏王贤能,一心为大唐社稷着想,怎会做出谋逆之事”

“分明是太子执迷不悟,妄图保住那本就不该属于他的太子之位,才逼得魏王、晋王不得不出手。”

“这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陛下的江山稳固!”

“魏王礼贤下士,朝堂之上诸多有识之士皆愿为其效力。”

“他所提出的诸多改革之策,皆切中时弊,若能得以施行,大唐必将国富民强。反观太子,其身边多是一些阿谀奉承之辈,他若复位,朝堂恐将再次陷入混乱。

魏征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指着褚遂良,大声说道:“褚遂良,你这是颠倒黑白!”

“太子才能,天下皆知,你却在这里一味诋毁。你如此偏袒魏王,究竟是为了大唐,还是为了一己私利莫不是想在魏王登基之后,谋取高位,尽享荣华富贵”

褚遂良脸色一阵白一阵红,他咬着牙说道:“魏征,你莫要血口喷人!”

“我褚遂良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表。”

“支持魏王,完全是出于对大唐社稷的考虑。”

“魏王之才,远胜太子,且深得陛下喜爱。”

“你如此维护太子,难道不是因为你与太子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面对两人的争锋相对,长孙无忌跟房玄龄,却跟没有瞧见一样,低眉不语。

长孙无忌心里想着的,最好是晋王继太子位。

房玄龄老谋深算,在事情完全没有落定之前,自然不会轻易表态。

毕竟太子给的惊喜太多了,虽说一时间魏王跟晋王占据优势,但结果还没出来之前,参合完全没有意义。

然而这个时候的李靖却开口说道:“如此贸然贸然出兵相助任何一方,都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

“然不管是太子,亦或是魏王,晋王,若有所失,等陛下醒来,定然会怪罪我等坐视不管之罪。”

长孙无忌听到李靖这话,知道已经不能当作不知道了。

作为第一功臣,陛下醒来后,最为责怪的就是他。

怎么说,他也是太子,魏王,晋王的亲舅舅。

看着三个外甥打生打死坐视不管,怎么着都说不过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