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又一次预测(2/2)
历一宁还是觉得这么写太夸张了:“你这个文章发出去,恐怕在经济学界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最后万一预估错了,可能会连累到你。”
余切还是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而避之。”
都扯到这种话了,历一宁只能半信半疑的采纳了这篇文章。
《日元升值对基建的影响》稍作修改后,发在了《经济研究》上,内部审核后得以通过。该文七月份上旬出刊,剩下的时间,余切全用在了写军事小说《血战老山》上。
再特么的不写完,老山轮战都要彻底结束了。
拍摄《末代皇后》的姜纹有时候会来找余切串门,蹭吃蹭喝。这个人的脸皮奇厚无比,为了在余切面前刷脸,恨不得把腿折断了躺在余切家。他听说余切写了个经济学的论文,给他吓了一跳!
姜纹道:“余切,你不是写小说的吗我一直以为你是文学系的。”
余切回他:“这世界太复杂了,人遇上啥事情最好还是给自己留一手,有时候留一手还不够,得留几手。”
姜纹被余切逗乐了:“我也想跨行。我是学表演的,但是做演员忒没劲儿,让你上你就上,让你滚蛋就滚蛋。我长得不好看,好多角色都不要我,其实我想做个导演……
“干吧。”余切鼓励他,“说不定以后我小说拿给你拍。”
“真的假的”
姜纹一瞬间当裤子筹钱的心思都有了。余切的小说,连他恩师谢晋都眼红得紧。只要挂上余切的名头,攒出来的局就散不了。
“假的!”
余切扔下筷子,“姜纹,去洗碗。”
“好嘞!”
姜纹麻利抬屁股去了。
七月初,《小鞋子》剧组从疆省回来首都。剧组需要拍摄的戏份已经基本结束,一帮人全回了首都。这部电影本身是宣传慈善捐款的电影,所以电影结束后的字幕阶段,会用视频资料介绍一下“春雨行动”。
谢晋突发奇想,让余切去客串一把“春雨行动”的工作人员。
他说:“这个捐款活动是因为你到处奔走才出来的,你外形条件很好,留下来的资料却并不多,我希望今后的读者知道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可以从《小鞋子》一片中看到你的年轻时候的样子。”
不是,哥们,我才22,就开始“年轻时候的样子”了
姜纹看起来比我大了特么的一圈都不止,笑起来跟个不好看的傻猴子一样,你怎么不说他“年轻时候的样子”。
谢晋说干就干,拉了摄影师,还劝说宫雪也来做演员。
于是在建国门的儿基会门口,《小鞋子》剧组租了一块儿场地,摄像头对准余切和宫雪,他俩咧开嘴,朝镜头微笑。
余切先说话:
“春雨行动是全国第一个为了专项病症进行筹款的民间捐款活动……小儿麻痹症的高发时段出现在儿童十个月到两岁,但成年之后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联合国正在为了消灭小儿麻痹症而行动,这将会成为继‘天’后第二个被消灭的传染病。”
宫雪道:“如果您有能力,请到最近的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献出您的爱心……”
余切又起头:“同志们,祝您的生活愉快,再见!”
宫雪忽然自由发挥起来了:“也祝余切的生活愉快,您现在看到的就是他本人。”她又转过来脑袋,面对着镜头道,“观众朋友们,再见。”
余切发愣的看着宫雪,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乱来
宫雪也望着余切,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咔!”谢晋很满意这一段,觉得很有童趣,保留下来了。
余切扭着宫雪问:“你为什么忽然要望着我笑”
宫雪道:“你不会真以为谢导没事儿做,才给你拍的这一段我们在疆省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什么事儿”
“当地的小朋友看过你的小说,许多人却不知道你的长相。他们说,你有个山羊胡子和鹰钩鼻,眉毛细长且弯弯的,穿着一身白色长袍,带有棕色条纹……你身边还有个小毛驴。”
“那不是阿凡达,不是,阿凡提吗”
宫雪顿时哈哈大笑:“对,你就是阿凡提。但是我们这电影要走向亚洲,至少得走向内地的乡村,得让大家知道是你长什么样,不然以后都不知道谁帮了他们。”
片子随即送到制片厂审阅,之后则送检京城某委、文化部门现象,在文学兴盛到“纯文学”都能大卖特卖的时候,电影市场这一高级替代品却走向萎缩,80年全国电影观看人次达到290亿次,而85年却下降了40亿人次,并且平均每个月下降至少两亿。
情况比后来好莱坞入侵严峻得多,电影行业看起来要直接挂了。为了保住这一行业,多位从业人员大喊“我们需要娱乐片”,诞生出一大批八十年代特色cult片子。
同时,电影市场逐渐走向市场化,导致演员、编剧等直接影响票房的职业薪酬开始暴涨。
余切这部片子的剧本收费高达六千元。虽然是市面上价格最高的薪酬,但只要稍微再过两三年,这六千块钱又不够看了。
他现在也不差这六千块钱了,余切又把钱都捐给了春雨行动。
剧组换了个馆子,草草举办了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