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 第390章 两江府兵陷绝境,陆远招揽吴子玉

第390章 两江府兵陷绝境,陆远招揽吴子玉(1/2)

目录

《曹刿论战》中,有句名言,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千余名民兵队长,是陆远在吴松战场上的胜负手,

吴子玉四千重兵围攻一团核心阵地,眼看就要全歼,

冷不防,黑夜中杀出一支奇兵,

这帮老兵不但枪打的贼准,而且,白刃战一个顶俩,

彼时,两江府兵正欢欣鼓舞之极,

就没怎么顾得上身后,于是被一家伙砸蒙了,

千余老兵以左右包抄之势,迅速打垮东面的府兵,

但他们不急着接应一团残部,

反而再次一分为二,向两翼席卷,

顿时把南北两面的府兵,打得鸡飞狗跳,狼奔猪突,

而一团长也非泛泛之辈,大声宣告援兵抵达,誓死挡住西面之敌,

不到片刻,西面疯狂进攻的府兵发现,

三面猪队友都废了,只剩他们孤军深入,随时都有被包围的危险,

于是,果断和光同尘,迅速撤下山包。

这一仗,双方都损失惨重,

退下来成建制的两江府兵,不足三千,

即便加上吴子玉掌握的两个后备千人队,也只有五千,

而且,全军士气,因为功败垂成,跌落到谷底,

而极东一团,也仅剩六七十人,

团长身中两弹,营连排军官十不存一,

但是,他们坚持到了最后,吴松阵地依然掌握在极东军手里。

牛行镇,伤亡过半的双方,

依旧犬牙僵持,在夜幕下,横眉怒目的舔着自己的伤口,

相对轻松一点的,是二团的次次要战场,

东西两翼的府兵,在白天付出一千人伤亡后,变得非常谨慎,

为了应付吴子玉的“夜袭”命令,

两个精明的指挥官,均派出小部队骚扰,

此举无关痛痒,不影响大局,

吴子玉在军帐中,怒不可遏,但,这次是全面溃败,

想杀人都没法执行,毕竟,法不责众,

强行军法从事,部下大概率会反水哗变……

再说了,哪个千总跟总督府,没点人情客往的关系

最终,承担怒气的,是幕僚绘制的军事地图,

被锋利的指挥刀砍的稀巴烂,拼都没法拼。

府兵将领也都阴沉着脸,陆续收拢逃回来的官兵……

这大黑的天,好多溃兵分不清东西,

当他们发现跑错了方向,兜了好大一圈,才三五成群的返回军营,

事后,今晚的夜袭战,

被诸多军事评论员判定为,“极东自卫反击战”的转折点,

尽管,在兵力上,吴子玉仍然处于优势,

但,两江府兵却再也没有能力,或者说信心,发起过一场像样的进攻,

他们是真的被打怕了,

或者说,对叛军“钢铁般的意志”,无法理解,

这是广大底层府兵,普遍的心理认知,

相反,极东新军却士气如虹,求战心切,

从防御转向反攻,最终,毫无悬念的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

当拂晓来临,三四五六团的五千生力军,

经过半夜的休整,在参谋本部的指令下,兵分三路,杀进吴松战场,

两千人围堵吴子玉本部,

两千人闪击二团西面府兵,

一千人合围牛行“两江四宝”,

吴子玉所能采取的应对之策,

只能命令二团东面两千余府兵归建,固守大本营,

同时,向两江总督董之张,申请撤回江南,

但是,董总督却久久没有任何回应,

为啥

难道,他不明白三州合围的战略已经破产了吗

非也非也!

董之张虽是文官,却精通武略,

他早已判明,吴松之战,非人力可以挽回,

那为何不赶紧撤兵止损呢

如果能保留下吴子玉的小八千人马,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呃,这里面的玄妙,就在于朝堂派系之争,

董总督虽是位高权重的一方诸侯,

可他在朝堂上,却属于新兴的“洋务派”,

一直被势力庞大的“守旧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权力的争夺,派系的倾轧,从来不讲大局,

在“保守派”看来,“洋务派”获胜,简直比死了爷娘老子更痛苦,

他们无时不刻,在盼望着“三州兵败”,

以便“痛打落水狗”,让“洋务派”们永世不得翻身!

故此,在“鬼子六亲王”的暗示下,

董之张宁愿“饮鸩止渴”,也无论如何都不会发布“撤兵”命令,

休整三天后,六千多极东军,

对两江府兵大营,完成三面包围,惟一的生路也断了,

吴子玉控制着唯一的“通北码头”,

日盼夜盼,等来的却只有董总督的四个字:

“固守待援!!!”

三个感叹号,让吴子玉如坠冰窟,

完了!

他很清楚,董之张手上压根就没有援兵,

江南江北两州也是损失惨重,不可能为了救他,再度冒险火中取栗,

两江府兵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看着一江夏水往东流,吴子玉仿佛苍老了二十岁……

而极东董事会,则笑语盈盈,

自卫反击战,极东军以少胜多,取得空前大捷,证明了自身的实力,

放眼蒂东,舍极东其谁

然而,对于被包围之中的两江重兵集团,如何处置,意见大致分为两派。

主战派认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主和派认为:得饶人处且饶人,冤家宜解不宜结。

双方唇枪舌剑,引经据典,好不热闹,

最终,相持不下,请董事长出面裁决,

陆远从参谋本部赶来,

听取两方代表的陈述后,点了点头,

“当然,对于敌人,我们必须像秋风扫落叶那般冷酷!”

主战派面露喜色,主和派颇有微词,

然而,陆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但是,无论做人做事,

都要有理有利有节,武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这下,两派都傻眼了,

正话反话都让你说了,到底啥意思啊

陆远笑道:

“诸位,战争基本结束,

“怎么谈”

陆远挑起大拇指,笑道:

“这是个好问题,怎么谈,又谈些什么问题呢诸位不妨群策群力……”

又是一番叽叽喳喳的争论交流,

最后,极东董事会派出使者,前往吴子玉的中军大帐,

“和平谈判你们想谈什么”

使者伶牙俐齿地说道:

“鉴于当前双方的态势,本次和平谈判有三条底线……”

吴子玉纳闷地问道:“哪三条”

“首先,贵军必须解除武装,

千总和千总以上的将领,必须接受我方军事法庭的审判。”

“呛啷!”

一名千总勃然大怒,抽出指挥刀,指向极东使者,

“麻嗝屁,你找死!”

使者颇有几两硬骨头,眉眼不眨地冷笑道:

“哼,我要怕死的话,还敢来吗”

吴子玉皱了皱眉,

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再说,整个大营都处在极东军炮口之下,和为贵!

“不得无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