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这是炕头的那个(1/2)
宋译安的老家,还是那种青砖瓦房,院墙还是土坯垒砌而成的。
宋二伯打从一进村子,逢人就喊,他家大侄子回来了。
那嗓门……
那声音……
他喊出来比顾恬恬脚上的铃铛,还要响。
顾恬恬带着遮阳帽,她靠着宋译安,“宋宋,这就是你小时候的长大的村子?”
宋译安垂眸点头,他生怕顾恬恬会不喜欢,他对着顾恬恬说道:“若是一会儿,见到了二妈,她说话让你不中听,你就不要听。”
宋译安太了解,他们宋家二妈这个人了。这个人,跟那个家属院的邢婶子,有的一比。
他之所以来到句霖县,这么长时间都住在部队,就是不想让顾恬恬见她们。
若不是,今天碰到了,他也不会带顾恬恬回来。
村口的三郭奶奶,走了出来,她眯着眼看宋译安。
三郭奶奶显然是已经上了年纪,可她依然耳不聋眼不花,她走到宋译安面前,用颤抖的手,拉着宋译安:“是译安回来啦?咋没开车呢?”
宋译安知道,这个村子里的人,本就民风淳朴不说。
几年前,他出任务,是上级开车过来让他先祭祖。又将他给带回去的,就是那一次,他的名声在村子里都传开了。
大家都说他在部队当了大官,加上宋译全又在临孜读大学。
兄弟俩都是常年的不回家。
村子里的人,早就把他们兄弟俩的名声,传出了好108个版本来了。
还有人劝说谢春娘母女,别整天守在宋家苦苦等候了。
宋译安当了大官,早就不回家了。肯定是在外面养女人了。
果真……
这会儿,三郭奶奶就看到了,宋译安身边的娇人,顾恬恬。
三郭奶奶看着顾恬恬,这玲珑的身段,娇美的容颜。她不禁感叹:“这闺女哪村的?长的真俊呐!”
“嘻嘻~”顾恬恬听到这话,直接笑开了。
她小牙一龇,觉得有人夸赞她了,她冲着三郭奶奶就笑了。
宋译安自然是很大方的对着三郭奶奶,介绍顾恬恬,“他是我……”
这不是部队?
他面对的也不是领导,他不能说顾恬恬是他的贱内!
因为,在村子里的人,大多数人,都没有读过书。尤其是像三郭奶奶,这种八十高寿的人,她更是没有读过书。
他们这个宋家村,读书的人很少。
不仅仅是他的宋家村,还有附近多少个村子的人,都是这种情况。
男娃子十几岁就下地干活,他们跟老黄牛一起下地,女孩子就下地捡麦穗……
他们每日穿着衣不蔽体的衣服,通常都是老大穿完了,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
一件衣服恒久远,恨不得代代往下传。
宋译安的爷爷是医生,所以,他们宋家的孩子,多数都是认字的。
一个家族中,不需要多,只要是有那么一个读书认字的,就能直接影响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那一年,他凭着健硕的体魄参军,随后又在部队学习文化,从而上了军校。
宋译全不一样,宋译全是这十里八村,唯一靠读书考出来的大学生。
当年,宋译全考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当地高中的老师,拿了35块钱,送到了他们家。
当时的老师,老泪纵横的拉着他父亲的手说:他教了一辈子的书,没成想,没成想到了退休的年龄,却教出来一个大学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