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双桥 > 第232章 穷途末路之悲,无法躲藏的污水

第232章 穷途末路之悲,无法躲藏的污水(2/2)

目录

一个家庭有烦心事,一个县也有烦心的事,一个国家也有烦心的事,就看处理的问题的智慧。

自己的生活很重要,但别人的生活并不无关紧要。

一个作家说:“所谓的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有批判性意识和共享人性的工具,当一个社会要阻止孩子成长,为有独立个性有见解的成人时,那怕这个社会的教育设施再完善,这个社会就不算是有完整的教育体系。”

人啊是鸡找鸡,鸭找鸭,没水难养鱼和虾。

身正不怕影子斜,人前别去装大爷。

如果家里有钞票,外人不敢来取笑。

老人手中有钞票,儿女经常来报到。

兄弟之间有钞票,见面有说,也有笑。

如果丈夫手中有钞票,老婆自然会炫耀。

如果老婆手中有钞票,丈夫自然忠实又可靠。

花钱容易挣钱难,没有付出难挣钱。

西河县民政局长刘世杰也有烦心事,他就处在花钱容易挣钱难,没有付出难挣钱的漩涡中。

现在是扶贫验收攻坚阶段,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年初在山湾乡高城村有一个扶贫项目,那里的撂荒地多,种植小麦需要浇灌三轮水,一亩地用水量600立方水,经济收益低。

于是农业局植种站,就有一个扶贫项目,高城村由种植小麦改种胡麻。

高城村在祁连山脚下,那里气候凉爽,湿度也比较适合种植胡麻,只要种植,浇灌一轮水。

西河县产业结构调整,受困于水的无奈,只有种植户知道。

一亩地胡麻收入可观,胡麻籽不存在销售问题,而且胡麻杆工业效益也可观,胡麻杆的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的特点,是制做高级衣料的好原料

所谓的垃圾就是堆错了地方的黄金。

按用水量种植一亩小麦就相当于种植三亩胡麻,收益要高四倍,山湾乡,植种站信誓旦旦是个好项目。

于是西河县民政局就下拨扶贫款,胡麻种子免费,一亩地胡麻种子二十斤。

局长刘世杰也当过农民,小时候种过地,一亩地胡麻种子播种量最多也就三十斤。

高城村有水浇地三千亩,浇一轮水,就相当于种植一千亩的小麦。

经过测算高城村还有撂荒地,胡麻种植就是一万亩。

一亩地三十斤胡麻种子,一万亩就是三十万斤胡麻种子,一斤种子五元钱,一百五十万元扶贫款,足额发放买胡麻种子。

结果高城村的村民,没有种植胡麻,把胡麻种子卖了。

贫穷是一所学校,它将使人成熟,那是对孩子而言。

对成人而言贫穷就是愚昧,就是冷漠自私。

最大的问题就是成人堕落,而且使坏,想着歪理邪说,如何盘算着占小便宜。

当扶贫要靠造假时,扶贫就失去意义。

这么大的扶贫款民政局长刘世杰不可能不亲自过问。

西河县民政局长刘世杰,扶贫发放预算科科长贺书恒,民政局会计兼财务主任曹亚丽,主管副局长李耀河,坐上民政局的三菱越野车,要考察山湾乡高城村的胡麻种植收益项目。

扶贫资金层层监管,可不能有什么漏洞,这次考察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胜天,还有县农业局局长王进发,植种站站长姚福年,县人大代表主管农业的王开拓,县政协农业专家周明亮·····

十几辆车驶入山湾乡乡村公路上。

快到了,快到了山湾乡,民政局长刘世杰探出头。

三菱车往乡村公路土地看,胡麻苗神似芝麻苗,而叶圆锐光泽,花色鲜艳。

而小麦是禾本科植物,胡麻和小麦有着天壤之别,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后面一辆丰田车鱼贯而入,是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胜天所坐的车。

刘世杰下了车,蓝色的胡麻花一望无际,胡麻花比兰花稍小一点,却是漫山遍野一片蓝。

胡麻花有五片花瓣,那种蓝又透着白,那样充满朝气的蓝色,点缀在阳光下,沉淀在薄薄的花瓣尖上。

蜜蜂围绕着花蕊,花瓣十分精致,它有粗壮的根茎,茂密的叶。

刘世杰走到田野里,用手摸摸胡麻茎粗糙的茎叶,随手拔了一根胡麻。

刘世杰随口说:“不错。胡麻根系深,今年雨水多,胡麻又是大丰收。”

曹亚丽舒了一口气,喋喋的笑着,

殷勤得走上前去,“刘局长好眼力,今年的收入就是好,不打扣折胡麻种子就批下来,正是为民所系,为民所想啊。”

主管副局长李耀河,偷眼观察局长刘世杰,看来山湾乡杨书记,植种站刘站长已经把我们局长打点好了,哪有不吃淤泥的小虾。

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生胜天,一行十几个人涌入胡麻地里,县广播局小宗扛起了摄像机,宣传部刘干事掏出了笔记本,声势浩大。

县广播局小宗摄像机镜头田野取景,荒漠中有一片宛如南方的兰花,宛如金黄的大海。

美景沿着高城村,横越西河县最肥沃的盆地足有几公里,在高原荒漠深蓝的天空下,胡麻田野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遥相呼应,近看远观皆为美景。

刘干事掏出笔记本,匆匆的写了几个字,其实宣传部也知道,今天要到山湾乡高城村验收扶贫项目。

刘干事已经在晚上冥想了一夜,在笔记本记下了几行诗,今天是干事明天就是科长,后天就是局长了,能写诗也是资本。

一是儒雅,二是给自己添了晋升的筹码,只要领导跟得紧,就有好处。

六月六日观胡麻花有感

跌落在荒漠深处的蓝

留给儿时的记忆

便是母亲跪在地上

用镰刀收割胡麻

那一片蔚蓝的

就是是刺的胡麻茬

扎满母亲血糊糊的手

母亲啊

胡麻花还在开·····

刘干事在笔记本写了这么几句话。

而民政局长刘世杰疑惑的望着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胜天,然后对他们说:“杨书记,高乡长,不对啊,这是山湾乡喇嘛村的地方?

刘世杰掏出手机,用手机定位系统,已经超出了高城村好几公里。”

对对对,原先胡麻是在高城村种植,可我们已改在喇嘛村。

乡党委书记杨林赶紧附和。

主管副局长李耀河也是鹦鹉学舌,对对刘局长,胡麻该种植地点,没有给你汇报。

山湾乡已打了报告,地点改在喇嘛村,你不是到北京和何县长出差去了吗。

我是私自做主就把胡麻种植地点改了,越级了,下次一定改,一定改。

刘局长批评的对,工作就是要细致。

这时,曹亚丽喋喋的说:“刘局长,富民政策哪里还不是个富,你看这胡麻花多好。”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扶贫找对了路子,他牵着刘世杰的手,把刘世杰拽出了胡麻地。

曹亚丽就要让人知道,她和刘世杰的关系不一般。

原来曹亚丽和黑志功撕破脸面后,一部分钱,用来花钱买工作。

还有五十万曹亚丽(原姓黑)开了一个超市,由妹妹黑念真名字注册,黑妹超市。

曹亚丽是一个精明人,社会资源不用白不用,于是民政局到乡上慰问困难村民,都是在黑妹超市拿的货。

于是曹亚丽和各乡镇领导都拉上了关系。

民政局长刘世杰是耳有所闻,也就没有在意。

他知道这种女人动不得,有通天的本事。

没想到黑乌鸦曹亚丽墨囊中喷出墨汁有毒,要知刘世杰命运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