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质(1/2)
“主公,快看!快看!我们的队伍攻上去了,合肥城我们也拿下了!”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真是全赖主公洪福庇佑,让我军这么快这么容易就拿下了合肥这座重镇坚城!可喜可贺,真是可喜可贺啊!”
“嗯嗯,看到了,还有,也别拍马屁了。〖〗”至今还在为徐州军费支出心疼的陶副主任哼哼唧唧答应,还难得谦虚的哼道:“不是我的洪福,是我……,算了,是我的丹阳老乡们帮忙,毅然决然的弃暗投明,协助我军拿下合肥,不然的话,我也没想到这么快这么容易就拿下这座重镇,就是这军费支出……。”
提到军费支出这四个邪恶的字眼,陶副主任柔嫩的小心肝又象刀绞一样的剧疼了起来。不过心疼归心疼,事情到了这一步,陶副主任也不可能为了省钱而下令鸣金收兵,放弃已经得手的合肥重镇,所以陶副主任也只能强忍着流泪的冲动下令,“擂鼓,让第182章节败退,一条接一条的城道失守,一个接一个的街口被徐州军队夺占,走投无路的守军士兵不是跑入民居藏身,就是放下武器当场,再不就是象没头苍蝇一样的到处乱跑,桥蕤和刘偕等淮南将领身边能控制的队伍也越来越少,无可奈何之下,桥蕤也只能是放弃之前城亡人亡的豪言,领着勉强能够控制的最后队伍一路逃往合肥东门,打算争取疏通东门甬道出城,往地势最为开阔的合肥东门外突围逃命。
不是每一个人都象桥蕤将军这样能够做到屡败屡战而从不气馁,至少出身于庐江豪族的淮南庐江郡大将许干看到情况不妙,很快就下定了决心率领麾下私兵队伍向徐州军队投降,无比光荣的成为了合肥城中第182章徐州士兵,已经换上普通士兵衣服的桥蕤将军的腿也同样软了,颤抖着举起手中钢刀,刚要架在脖子上自刎谢罪,发现情况不妙的徐州士兵已经一轰而上,冒着被反击砍死的危险和身扑向桥蕤,硬生生的把桥蕤埋在了人堆中,又七手八脚的把桥蕤手中的钢刀夺走,拼出了两人受伤的代价。〖〗终于把这个与徐州军队纠缠多年多个战场的麻烦敌人生擒活捉!
既然是陶副主任点名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重要俘虏,可怜的桥蕤将军被生擒活捉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被押到了陶副主任面前。然而让认定自己必死的桥蕤意外的是,当与陶副主任见面之后,陶副主任不仅没有对他呵斥辱骂。也没有下令马上把他推下斩首,还开口喝退了紧按威逼桥蕤跪下的徐州军士,然后在众目睽睽中起身走到桥蕤面前,亲手为桥蕤解去身上绳索。之前一直坚立不跪的桥蕤受宠若惊,赶紧主公跪下说道:“不敢,桥蕤不过一败军之将。之前对使君亦多有冒犯,如何敢劳使君亲自解缚?”
“桥将军不必如此多礼。”陶应又亲自搀起桥蕤,难得诚恳的说道:“桥将军虽然几番败于我军之手,但淮南众将之中,在下唯一钦佩的也只有将军一人,从竹邑到淮河北岸,再从钟离到曲阳,从阴陵到合肥,大小十数战将军屡败屡战从不屈服,也每一次都让在下为将军伤透脑筋,对将军的百折不挠是既恨又敬,今将军不幸落败,也不过是因为天助我军,非战之罪,陶应胜得侥幸,将军输得冤枉。”
“使君……。”见陶应说得如此情真意切,桥蕤难免是万分感动,又赶紧向陶应双膝跪下,主动磕头说道:“使君如此高看罪将,罪将实在是受宠若惊,活命大恩无以为报,若使君不弃,罪将愿为使君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好!吾得将军,胜得上将十员矣!”陶应大喜,赶紧双手搀起桥蕤,心里也欢喜暗道:“好,终于有人可以轮换孙观了,考验一下如果没问题就放到小沛去守城,曹贼再想靠什么突然袭击拿下小沛威胁我的腹地,就没有象对付孙观那么容易了。”
正喜滋滋盘算的时候,一个传令兵忽然飞奔到了徐州旗阵下,向陶应单膝跪下抱拳奏道:“启禀主公,高顺将军派小人禀奏主公,他已在巷战中率军包围了孙贲、吴景二贼军队的残部,孙贲吴景二贼要求派遣使者叩见主公,当面谈判和解事宜!高顺将军请示主公,是否允许孙吴二贼遣使谈判……?”
“杀了他们。〖〗”陶应眼皮都不眨的喝道:“孙贲吴景二贼算什么东西?也配与我谈判和解?”
高顺派来的传令兵并没有唱诺而去,还又小心翼翼的补充道:“主公,小人还没有说完,孙贲吴景二贼是盘踞在合肥粮仓中负隅顽抗,并且准备了大量柴薪火把,扬言说主公不肯接受当面谈判,那他们就与合肥粮仓同归于尽!事关重大,高顺将军不敢擅自做主,这才派小使前来谈判。除此之外,孙贲吴景二贼还擒下了庐江郡相刘晔,说是要献给主公,以示求和诚意。”
“与合肥粮仓同归于尽?”陶应楞了一楞,忙转向旁边的桥蕤问道:“桥将军。合肥粮仓里有多少粮食?”
“这……。”桥蕤有些为难,也是小心翼翼的说道:“主公恕罪,相当不少,末将之前为了坚壁清野,尽收合肥周边野谷入城,再加上袁术从庐江送来的军粮,合肥粮仓中足足有军粮二十万斛以上。”
“这么多?”陈应一惊。忙低声向陶应提醒道:“主公,这可是足够我军主力队伍使用两月以上的粮草,不是小数目。”
“妈拉个巴子!想不到孙贲和吴景这两个无名鼠辈还真有点道行。还真小看了他们。”陶应有些意外的骂了一句脏话,稍一盘算后,陶应又狞笑说道:“如果他们不怕和谈成功后队伍被山贼江匪袭击的话。那就让他们的使者来吧,我倒要看看,孙贲吴景这两个还能玩出什么花样!”高顺派来的传令兵这才唱诺,赶紧回城去向高顺转达命令。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刘偕和韩鼎等守军将领的人头先后被徐州各军送到陶应面前后,高顺的队伍也终于送来了五花大绑的刘晔与孙吴军队的谈判使者,同时让足智多谋的陶副主任万分惊奇的是,孙吴军队派来使者,竟然是一个年龄仅有十四五岁的瘦削少年,还有一个仅七八岁大的可爱小姑娘。〖〗一张小脸被浓烟熏得青一道黑一道也难掩稚嫩秀色,一双可爱的大眼睛忽闪忽闪,不住打量陶应五官容貌,似乎对陶应也是万分好奇。
惊奇万分的不只是陶应一人,甚至就连之前始终沉默不语的贾诩都有些动容。忍不住开口向那瘦削少年问道:“你就是孙贲吴景派来的使者?这个小姑娘又是谁?怎么也随你来了?”
“回禀这位先生,晚辈正是孙吴军队使者。”瘦削少年很有礼貌的回答,又拉着那少女向高坐正中的陶应单膝跪下,拱手行礼说道:“乌程侯孙坚次子孙权,携家妹孙尚香,拜见世兄陶使君。世兄金安。”
“孙权?!”陶应的眉头动了一动,这才发现眼前这个瘦削少年确实如传说中一样,眼珠子的颜色有些偏浅呈蓝,头发的颜色也偏浅呈紫,似乎患有色素失调病症一般。再转眼去仔细打量孙尚香的小脸蛋时,陶应今天饱受摧残的小心肝终于有些痊愈了,暗暗欢喜道:“不错,长大了不会比我的几个老婆差。”
悄悄嘀咕完了,陶应这才故意哼了一声,徉做不满的问道:“世兄?我陶家与你孙家,有这样的交情?”
“世兄考教小弟了。”孙权毫无惧色,不卑不亢的答道:“家父孙坚公与世兄的父亲恭祖公同朝为官,同殿为臣,还曾联手破过黄巾妖贼,小弟称使君一声世兄,似乎并不为过吧?况且小弟还曾记得,当年世兄与家兄孙策孙伯符会面之时,也曾是以兄弟相称。”
“有这事吗?”陶应对这件事还真没有印象了,不过孙权的这番话却让陶应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史书上说的孙权十五岁出任县令绝不是在吹牛,这家伙确实少年老成得近乎可怕。〖〗稍一思索后,陶应也懒得和孙权在称呼上浪费时间,点头说道:“那好吧,算你的称呼过关了。”
说罢,陶应又故意扔下孙权不管,转向被五花大绑送来的刘晔笑道:“子扬先生,咱们又见面了,真是想不到,我们这一次见面竟然是这样的情景,竟然是孙贲吴景两位将军将先生捆了送来,世事之无常,真是让人唏嘘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