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密集炮击!流星雨的灿烂(1/2)
第311章密集炮击!流星雨的灿烂
轰轰——!
西门堂炮兵营听到命令后,果断开炮。
一时之间,
天空被瞬间照亮。
只听空中传来‘呜呜’的榴弹声音。
密集的炮弹,就像是流星雨一样,在空中绽放。
第一批开炮的,是120口径的迫击炮,
一共十颗照明弹升空,将整个黑夜点亮,犹如白昼。
紧接着,
一共九十颗燃烧弹,划破天空,带出一条条长长的火蛇,朝着叛军阵地呼啸而下。
同一时间,
附近的炮兵阵地,一千门迫击炮同时开火。
天空变得绚丽多彩,耀眼,夺目,如梦如幻。
照明弹升空之后,方圆十里范围内,无所遁形。
西门堂的精锐部队,行踪自然也暴露无疑。
不过,
此时叛军的所有士兵,都被天空流星雨般的亮光吸引。
他们还从来都没有见识过燃烧弹和照明弹。
当照明弹升空的瞬间,叛军有些士兵,刚好抬头看着天空。
“快来看——好漂亮的流星!”
“奇怪,怎么这么亮”
旁边另外有些叛军士兵,此刻也惊讶的说道:
“好多流星!现在不是晚上吗怎么一下子像白天一样”
“不会是大乾军队的炮弹吧我怎么感觉像是炮弹一样,你听声音”
之前那位士兵,撇了一下嘴巴,说道:
“怎么可能是炮弹炮弹点亮天空干嘛要我说,肯定是流星,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
由于天空突然间被照明弹点亮。
所以,
几乎所有士兵都抬头看着天空,议论纷纷。
这一幕,对于所有人来说都非常新奇。
大家还从来都没有见过,夜晚竟然能将周围瞬间点亮。
轰隆——轰隆——!
就在这一刻,只见燃烧弹划过天空后,以抛物线的角度,落在了叛军的军营中。
随着一声声爆炸,燃烧弹落地后,瞬间将周围点燃。
同时,
普通炮弹跟随着燃烧弹一起,从天而降。
弹片四处飞射,很多叛军士兵一下子被炸懵了。
最恐怖的是燃烧弹,火焰根本就扑不灭。
只要被点燃,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一时之间,
叛军营地到处都是火焰,搭好的帐篷都被熊熊燃烧。
随着照明弹落下熄灭,天空虽然恢复了黑暗。
但是,
整个叛军营地却陷入了火海之中。
接下来,60迫击炮的第二轮炮弹开始落下。
直到照明弹熄灭,燃烧弹点燃了整个叛军阵营。
所有叛军才反应过来,惊骇喊道:
“敌袭!敌袭——快!战斗——准备战斗!”
整个叛军的阵营,一下子炸锅了。
陈杰从远红外线望远镜中,将叛军阵营中的一切都看的非常清楚。
第一轮燃烧弹已经全部落下。
由于整个叛军驻扎的阵地,面积非常大。
九十颗燃烧弹落在阵地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燃烧效果。
但是随着照明弹熄灭,在远处用望远镜,却能看清楚整个叛军阵地的全貌。
燃烧弹的另外一个目的——定位!
没错,
发射燃烧弹和照明弹,另外一个目的是在黑夜中定位。
接下来,第二轮一百颗燃烧弹发射。
同一时间,
千炮齐发的一幕,再一次出现。
整个叛军营地都在火炮的笼罩范围。
由于有了燃烧弹的定位,所以60迫击炮的精准度非常高。
燃烧弹和普通炮弹的组合轰炸,杀伤力大的惊人。
有些燃烧弹没有落地就开始爆炸,火星四溅。
固体汽油弹的威力太可怕了,犹如跗骨之蛆,只要飞溅到哪里,哪里就将熊熊大火。
所以,
连续的轰炸,不到两分钟的时间。
整个叛军营地里面,都陷入了一片火海。
火势越来越大,根本就无法扑灭。
周围浓烟滚滚,并且氧气急剧消耗,让人窒息。
乱了!
整个叛军阵地,彻底乱套了。
火焰和炮弹还在不断的袭击。
很多叛军士兵抬头看着天空炮弹的方向,想要知道敌军袭击自己的方向。
有些没有被当场炸死的士兵,发出凄惨的嚎叫。
火光下,哭声,尖叫声,呐喊声,怒吼声——乱成一团。
这时。
孙忠和麾下的几位将领,全部都惊骇的看着天空。
嘶——!
看到天空中流星雨般的炮弹落地,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接下来,
所有将领开始指挥士兵开始找障碍物躲藏,并且开始准备反击。
根据经验,一旦敌军展开炮击。
那么接下来,炮击结束后,敌军很快就会发起冲锋。
不过,
让孙忠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敌军并没有发动地面冲锋,而是不断的用火炮轰炸。
第二轮的燃烧弹结束后,很快第三轮的炮袭拉开序幕——!
陈杰将燃烧弹分成十次发射,预计消耗1000颗燃烧弹。
第三轮燃烧弹发射之后,他命令特战团的精锐,从侧面靠近叛军的营地。
因为现在西门堂的军队,已经暴露了位置。
所以,
特战团的精锐再隐藏行踪,完全没有必要。
他们需要从另外两个方向,同时对叛军发动袭击。
三面夹击,才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必须要无死角的轰炸,趁着对方乱成一锅粥,趁早动手,效果越好。
就在刘二狗,许小刀等人,率领特战团的精锐部队,从另外两个方向发动袭击后。
陈杰再次下令,开始再次发射照明弹。
每一次发射照明弹,将周围点亮,能让叛军阵地内造成恐慌。
一次不需要多,只需要发射十颗照明弹,就足矣将周围照亮形同白昼。
片刻之后,
十颗照明弹升空,照亮了整个叛军阵地。
虽然燃烧弹和炮袭的节奏开始放慢,但是却采用了定点轰炸,杀伤力变得更强。
随着叛军营地的帐篷点燃,几乎所有的叛军官兵,都从帐篷里面跑出来。
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