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到底谁丢人?(1/2)
这几天一直闭门不出,看起来比七皇子本人还要着急许多!
唉,女孩子的心思啊!
如此看来,皇上提议的那个婚事怕是要提前举行了。
日上三竿,赵铮坐在景荷宫内,静静浏览着刘轩递来的文档。
这是手下将士在宗卷司仔细搜集淮州夏姓人家后,精心整理的结果。
淮州幅员辽阔,单是淮州城一地,夏姓人便已达数万之众。
整个淮州地界中,林林总总的夏姓人口估计有数万人。
寻找起来确实不易。
然而赵铮并未显出丝毫焦躁。
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档所记载的几位关键人物上。
“夏玉,先帝时期曾任淮州驻军副统领,其后代遍布淮州城,形成了一个显赫家族,多从事军旅。”
“夏奉碌,高宗时期曾为皇城怀化郎将,告老还乡后,其后代在淮州城经商……”
“夏宏达……”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淮州夏姓中曾有祖先从军的人家。
之前通过母妃的口述,赵铮对外祖父一家已有几分猜测。
那些兵器及传说中的青铜剑如果是祖上传下,即便精心保存,流传多年也不大可能完好无损。
且唯有家中曾有将领者,才可能保留青铜剑并世代珍视。
基于这一点进行筛选,能够缩小不少范围。
不多时,赵铮的目光落在一条信息上。
“夏鸿,太祖皇帝时期曾追随太祖征战,功勋卓着,大胤开国后辞官归隐,家族衰落,后代不详……”
家道衰落,后代不明!
赵铮目光锐利地盯着眼前的文档,双目微眯。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外祖父一家确实曾经没落。
不然不可能以戏班为生,只有那些兵器传了下来。
这条线索与他的诸多推测似乎吻合。
但他心中又泛起一丝疑惑。
若母妃祖上真的追随大胤开国皇帝征伐,并建立了显着战功,按理说应接受封赏,获赐爵位,在皇城定居。
为何反而辞官返乡?
正当他思虑之际,宫门外一位士兵快步跑来,恭敬地说。
“殿下,罗通公子求见!”
罗通?
赵铮挑了挑眉,看向外面。
最近这小子一直在忙于香水生意,怎么突然来访?
不一会儿,罗通健硕的身影出现在赵铮面前。
“老七,我带来了些消息!”
只见罗通面色严肃,手持一册书,递给了赵铮。
赵铮带着疑惑接过书册,神情有些微妙。
“是定国公让你送来的?”
难道定国公罗昶也在暗中帮他调查?
但罗通摇了摇头,嘴角微微撇起,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老七,这是我姐姐让我带来的!”
罗素?
赵铮一愣,翻阅手中的书册。
眼神很快聚焦。
书册上娟秀的小字记录着一行行信息。
所载内容正是关于淮州地区夏姓人家的资料。
“我姐说她帮不上大忙,只能用这种笨办法协助老七。”
“这几天她一直在翻查书册,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些资料。”
“刚刚急着让我送来,也不知道是否有所助益!”
听到这里,赵铮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
细细审视手中的书册。
其中的内容比他手下人仓促整理的要详细得多。
甚至还做了详细的分类,并标注了罗素的意见。
显然花费了不少心力。
他快速翻阅了几页,目光迅速锁定了某一页上的文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