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异世界,从全面战争开始 > 国家设定集III

国家设定集III(2/2)

目录

但是总长不接受,而当时作为宗教首领还不纯粹的圣女也乐意看到他们敌对。

原本的宗教贵族系统并不希望其中一方被完全打败,让另一家独当。

但当时的形势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范围,结果演化成了大规模的斗争。

这完全超出了原本宗教贵族的预料,但结果已经无法控制了。

结局是原本的行政系统调集的公民兵军团被彻底打败了。

不过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复杂的,也不是简单的斗争。

例如后来萨雷藩侯国的受封者原本就是旧体系下的一个郡长。

从此,“国王”走上了历史舞台。

而这个称呼在普洛斯语中最早的含义就是“在军帐中居于首席者”。

而圣女那原本模糊不清的世俗权利就这么淡化了。

但王国在草创阶段并没有确定明确的继承制度。

而卡拉曼达死后,他的儿子也并没有他的威望和统御所有人的手腕。

于是权柄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他的女婿手里,也就是萨雷藩侯。

而后又挑选了最有实力的几人共同组成执政。

简单来说就是总长空了圣女,国王击败了总长,而后原本的官职仅仅作为名誉头衔使用,但会议又再度架空了国王,这又让原本的官职又有了实际上的权力划分。

同时原本在开拓过程中实行的习惯法也被他们带入整个国家系统中成为了成文法。

圣女没有了权力,但又代表了国家最初的法统,国王和大贵族会议掌握实质权力,但又需要圣女维护表面上的合法性,双方就这么互相看不对眼,但又对付了下去。

有一段有点自相矛盾的说法就是,初代的萨雷侯爵这么说:“我们应当服从圣女,见到了圣女应当行礼。但是,如果圣女反叛,我们就给冕下换一个圣女。”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国王,保证了你们的财产,你们开垦起来的土地都变成了私有财产。而在原本的体系下,你们的土地不仅可能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被收回,还要不断调动自己控制的人力物力服务于宗教,圣女反叛就是为了打回你们的地位。

你愿意么?

骑士们当然不愿意,在遭遇过一次这样的事件后立马集结了部队,一个月打进了米昂,顺便顺手把这位圣女流放到潘杰瑞亚去了。

看似有点矛盾,其实逻辑上是完全符合的。

圣女现在作为一种权力的合法性象征,她也是对抗外来宗教的一个标榜(例如法王厅),她在当时是必须存在的,没有最初的一系列授权,国王的统治就没有合法性,连带执政们一样没有合法性。

但是作为一种合法性的象征,其权利范围是有具体规范的。

如果圣女超出了权力范围,那么就不再是圣女。

冕下在诸神之中一向以平等与慈爱着称,信众中领袖的变更一般都是赐福者可为。

那么,其基本权利就不会因为某一个圣女的被废除而变更或者终结,这种冲突反而划定了新权力之间的边界。

成文法也就在这样的状态下积累了下来,直到世袭制正式确立了以男性为主的继承制度。

与以前的那种行为规范的教条不一样,讲述以和为贵或者惩恶扬善之类的。

具体怎么做根本就不直接说明。

而新的成文法,都是具体的操作,例如纠纷怎么办?官司怎么与打税收如何分配之类的。

在此之后,普洛斯人就进入了扩张的高速期。

与凯瑟琳亲王国的战斗总体上胜多败少,一路压榨其领土空间,将其压榨到了半岛上一个小小的区域里。

但在与矮人远征军遗民建立的金拓山王国的一系列战斗中却经常吃瘪。

普洛斯人虽是山民,但说到论对群山的运用,这些矮垛子很明显要比他们更加擅长。

但在这个过程中,普洛斯人也并不总是国王掌权。

在成为最高领袖之后,国王的权力和影响力同样出现了和圣女当年类似的情况,一个强势的君主往往伴随着更强大的权力。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希洛克拉里亚人的惨败。

巴沙尔特帝国的崛起摧垮了这个国家。

而普洛斯人的国度就是下一个。

当白甲大军浩浩荡荡的穿过山口,杀进半岛的时候,普洛斯人几乎就复刻了希洛克人的惨败。

而讽刺的是,当初的埋葬这些历史宿敌,普洛斯人也没少出力。

国王战死的太早,没有留下后代。

王冠直接被好几个家系争夺。

但到现在为止,从法理上上最为正统的无疑是北普洛斯,血统上最近的则是西普洛斯。

但是一切都未定。

这个分裂的国家未必就一定要由旧王统治。

就像国王最初的语境一样。

“居于军帐首席之人。”

一个征服者。

这才是王权的本质。

如果一个普洛斯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统合这个分裂的国家,那么他自然就是无可争议的普洛斯之王。

无论性别,无论信仰。

当年帝国皇子达顿曾经得到过一则预言。

“这片土地的王者将会再次走一次卡拉曼达的征服之路。”

当初的他毫不意外,直接就认定这就是自己。

但是很可惜,他不是。

英年早逝的他注定无法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业。

而到了现在,疯王还在发疯,帝国已经不再安稳,南面的篡位者还在和自己的合作者做斗争,西普洛斯的蛮族似乎也已经不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似乎想要拿回自己的土地。

而坎特希尔德已经先一步陷入了动乱。

那么,那预言中的征服者,会是谁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