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1951之大国重器 > 第九十章 卫星的重要性

第九十章 卫星的重要性(2/2)

目录

“明白!”张龙迅速回应,集中精神,眼睛死死地盯着观察孔,双手稳稳地操控着操纵杆,试图在这恶劣的地形中,让坦克平稳前行,向着任务目标坚定进发。

汉阳兵工厂内李子腾听着收音机里的播放的战况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右手食指机械地在实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且毫无规律的声响。摊开在他面前的,是一沓厚厚的技术资料,密密麻麻的文字与复杂的图表层层叠叠,可他的眼神却游离在这些纸张之外,整个人沉浸在凝重的思索之中。

“我们的侦察手段太落后了,根本无法及时掌握敌情,部队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疲于奔命,士兵们累得身心俱疲,再这么下去怎么行!”他低声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焦灼与忧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雷达技术才刚起步,空军力量也薄弱得很。你敢信?到现在还得靠士兵冒着生命危险,爬到荒郊野岭的制高点,用个破望远镜一点点搜集情报,这都什么年代了,实在是太落后了!”李子腾越说越激动,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资料都跟着震了一下,他的双眼因为愤怒与不甘而微微泛红。

强烈的责任感如汹涌的潮水般,瞬间填满了他的胸腔。李子腾牙关紧咬,手臂上青筋暴起,拳头握得死紧,仿佛要把空气都攥出汁来。“这种现状必须马上改变!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士兵们因为技术落后,平白无故去送命!”那斩钉截铁的话语,宛如洪钟般在屋内回响,这不仅是他内心的呐喊,更像是对自己、对全体士兵许下的生死承诺。

他深吸一口气,起身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到窗边。目光穿透那层洁净的玻璃,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思绪也如脱缰的野马般肆意驰骋。

窗外,汉阳兵工厂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高大的烟囱里升腾起滚滚白烟,与湛蓝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各式各样的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力量的劳动赞歌。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满是油渍的工作服,在厂房与设备间匆忙穿梭,手中的工具上下翻飞,专注地忙碌着,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坚韧与执着。

看着眼前这充满生机与干劲的画面,李子腾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一个大胆而极具前瞻性的想法如破土的春笋般冒了出来——卫星侦察。倘若能成功发射属于自己国家的侦察卫星,让它翱翔在浩瀚无垠的苍穹之上,那将彻底改写当前被动的侦察局面。卫星从遥远的太空俯瞰大地,无论是崇山峻岭的隐秘角落,还是广袤沙漠中的临时营地,亦或是波涛汹涌海洋上的舰艇编队,都逃不过它锐利的“眼睛”。

卫星侦察不受恶劣天气的干扰,无惧复杂地形的阻碍,能实时、精准地将敌方的军事部署、兵力调动等关键情报源源不断地传输回来,为部队的战略决策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这不仅能让前线士兵彻底摆脱危险又低效的人工侦察方式,还能全方位提升整个国防作战体系的反应速度与打击精准度。一旦拥有了卫星侦察,就等同于为国家铸就了一双永不闭合、洞察一切的“天眼”,稳稳地把控住战场的主动权,让敌人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我方的严密监视之下。

现在现代战争的格局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往昔那种单纯依靠兵力进行正面硬刚的对抗模式。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情报与信息的价值正呈指数级攀升,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了左右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

步入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已然成为了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宛如战争舞台上的“幕后主宰”。谁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信息战场上率先掌握全面、准确且及时的信息,谁就能如臂使指般把控战场局势,将主动权紧紧攥在手中,占据决胜的制高点,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成果。

此刻,他的脑海中思绪万千,无数关于提升龙国军事侦察手段的设想如潮水般涌来。他深知,当务之急是要为龙国军队打造一双无坚不摧的“千里眼”,一双能够穿透战场迷雾,精准洞察敌方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细微动静的“千里眼”。这双“千里眼”不仅要看得远,横跨山川海洋、洲际大陆;更要看得清,无论是隐藏在丛林深处的军事掩体,还是潜伏于深海之下的潜艇踪迹,亦或是高速飞行在空中的战机编队,都能被它敏锐捕捉。

他思索着从卫星侦察技术入手,规划着如何加大研发投入,组建顶尖科研团队,攻克卫星成像清晰度、数据传输稳定性以及轨道控制精准度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同时,他还考虑整合现有的地面雷达站、空中侦察无人机以及海上侦察舰艇等多种侦察力量,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侦察体系,实现各类侦察手段之间的优势互补与信息共享,让整个军事侦察网络密不透风,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战场的每一个角落都纳入其中。

李子腾拿出笔记开始写到“发射侦察卫星,可以从太空俯瞰整个战场,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图像情报,这无疑是未来军事侦察的重要发展方向。”李子腾低声自语,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记录着想法,“一枚小小的卫星,就能赋予我们俯瞰全球的视野,这将彻底革新我们获取情报的方式,让整个世界在我们面前无所遁形。”想到这里,他的眼神愈发明亮,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他思索着从卫星侦察技术作为突破口,仔细规划如何加大科研投入,召集国内乃至全球的顶尖科研人才,组建一支精锐的科研团队,全力攻克卫星成像清晰度、数据传输稳定性以及轨道控制精准度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与此同时,他还精心谋划整合现有的地面雷达站、空中侦察无人机以及海上侦察舰艇等多元侦察力量,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侦察体系,实现各类侦察手段的优势互补与信息实时共享,让军事侦察网络如同一张紧密交织的天罗地网,将战场的每一寸空间都纳入监控范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