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台宗(1/2)
辞别殷殷相送的三门县民,老三和普法一行人往国清寺而去。叶县令派了一队人马,用棍子抬着受伤严重的老虎。还有四位衙役,抬着大海龟,因为这大海龟走的实在是慢啊。
山路崎岖难行。永嘉郡,是个多山的丘陵地带,群山座座,加上夏季多雨,时有一阵暴雨不期而至。只见雨后,远山如黛,云气蒸腾。
所幸,这山虽然多,但不险峻,也不算太高。老三是北方人,何曾见过这种郁郁青青,钟灵神秀的江南山水,看的是赏心悦目,不由的装逼的毛病又犯了一下。
老三清清喉咙,朗声吟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老三厚颜无耻的想:苏东坡还要几百年才出生呢,这首词归我了。
隋唐时期,很多僧人,都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作为国清寺主持的大弟子,普法也有不错的鉴赏能力。
这普法和尚听了老三的“大作”,不由抚掌大笑:郭施主,何其洒脱,小僧佩服。
老三说到:哪里,哪里,我偶有所得,贻笑大家了。
内心却说,来的时候刚刚好啊。李白杜甫都还没出生呢。
我来了,今后这唐诗三百首,我要是努努力,最起码要占个二百八十首。我这是要红啊,文坛巨星啊,嗯,岂止是巨星,我这最起码也是白矮星啊。
老三意淫的开心。
抛开佛法,这普法倒也是个很好的交流对象。
一路上,老三问了不少问题。
原来后世名声远播的国清寺现在建寺才二十九年时间。
老三知道,国清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是天台宗的发源地,历史上,直到后世,天台宗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日本天台宗的来处也在于此,所以尊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而且这寺庙是隋炀帝所修,当时的杨广还不是皇帝,只是晋王。
一百里路,因为要考虑这群衙役,所以走了整整两天时间。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国清寺。
到了寺内,见到了主持智璪,这老和尚看起来已经七八十岁了,身材不高,却有一种巍然如山的感觉。面如橘皮,却目光中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非常有亲和力。
老和尚端详了老三许久,这目光仿佛有穿透人心的能力。
老和尚开口问到: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老三当场就宕机了。这话听起来咋这么熟悉呢。
原来上学的时候,每次迟到,校门口的保安就会这样问。
老三本能的回答:我就是我,我自来处而来,往去处而去。
说完这话,老三习惯性的想拔腿就跑。
因为以往的时候,既然保安问这三个问题,说明他压根不认识你。只要跑到学校里,那就万事大吉了。
刚想跑,突然醒悟过来,现在不是在学校。
没想到,这老和尚,突然合掌对老三施礼,说道:善,大善。施主与我佛有缘啊。
老三心说,有啥缘,你说再好听,我也不当和尚,人生除了酒肉,还有远方的姑娘呢。
老三说道:大师,我初涉人世,承您青眼,但我现在还没有出家的打算。
没想到老和尚倒也干脆,没有挽留,只说了一句,修行只在红尘中。
普法和尚走上前,给老和尚讲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
老和尚看了看老三,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递给老三,说道:施主你宅心仁厚,救了一城百姓,又降服了这猛虎。老僧这袋子,就送与你了,也方便你今后行走江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