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谁在做妖(1/2)
乾阳殿。
经过对所有选举木牌的检查、核实、统计后。最终确认,本次“监国之争”,总共一千一百零九张票牌。其中三张为无效票牌,剩余的一千一百零六张票牌的得票数如下:
升平公主:五百五十八票。
秦王:二百七十一票。
宁王:二百七十七票。
陈庆之当庭将结果公布了一下。然而,其实都不用他来公布,只需看一眼那三张桌子,结果便一目了然了。因为这个差距属实有点悬殊啊。升平公主的得票,略微超过了总票数的一半,两位皇子的票数加起来都还要比她少了十票。看到这个票数后,在一旁冷眼旁观的杨修终究是忍不住一笑,心忖:这票数卡得还真准啊,再多几票没什么用,少了又怕不够保险。这个布局的人,实在是自信又谨慎得令人发指啊!不过,还真的是老谋深算,令人不得不佩服啊!转眼看了一眼那两位皇子,俩人明显还处于懵圈中。此役,他们输得猝不及防的,此刻心里面想必定是一团乱麻的。
对于失败的一方来说,想必是会心有不甘的,也或许会觉得自己一方被无耻地偷袭了。然而,已然纵观全场,甚至从中颇有所得的杨修,却不会这么看的。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布下这一局的人,那种心思缜密、出奇不意、环环相扣、时机把握、精准计算、充分准备、料敌于先却又举重若轻、杀人于无形的老辣手段。在杨修看来,这个布局,委实精妙得令人惊叹,也很值得之后再细细的研究和学习一下的。而对于这两位落败的皇子而言,这一仗他们还真是输得不冤的。因为这就是政治斗争,在规则允许的范围里,大家各凭手段,各施各法,若是非要扯上什么道德人品之类的缘由,那就既狭隘又幼稚了。这样的人,你不输谁输?
另一边,深宫之中,升平公主杨静姝也已然得到了她获胜当上“监国”的消息了,对此她倒是一副淡然处之的样子,似乎早有预料。大约半个月前,周薇又进宫来找她了。那一次,除了探望外,周薇更是受其父周勃所托,将他们有意推她出来,竞争“监国”一事,和盘托出。一开始时,杨静姝对此倒是表现得颇不以为然的。开什么玩笑呢,我一个公主,且还不能说话,凭什么敢去和那两位皇兄去竞争呢?这不是胡闹吗?
可是,在周薇的一番解说下,杨静姝却是越听越惊奇的。因为按照周薇的说法,自己似乎还真的是“大有机会”的呢!想起当日,周薇和她说过的话,杨静姝倒是颇有几分感叹的。
“殿下也知道,因为高芝姐姐的事情,宁王殿下与张恪哥哥是有矛盾的;后来因为芯儿的事情,宁王殿下对于唐家想来也是颇有意见的。我爹和唐爷爷他们自然是想得要深远一点的。他们都认为,一旦让宁王殿下手握大权,只怕他最先要对付的人便是唐家和张恪哥哥的。”
“虽然他们也可以转而去支持秦王殿下。但在发生了陛下……那样的事情后,也实在是难以确定这些究竟与秦王殿下,有没有直接的关系的。思来想去,我爹他们才想着暂时请殿下出来,临危受命,扛起“监国”这一重担的。薇儿也知道殿下一向是心如止水,不愿涉及朝堂之事的。但请勉为其难,帮帮我们吧。对于宁王殿下的为人,公主殿下想必也是心中有数的,知道我爹他们的这些顾虑,绝非无的放矢的。为了陛下、为了朝堂、为了天下黎民,请殿下一定好好考虑。”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皇帝身边的人,升平公主在耳濡目染之下,对于朝堂政事,绝非是一窍不通的。她虽然不能说话,但很多事情却是看在眼里的。对于周薇所说的话,她略微一想,也就知道,他们的那些担心还真不是在杞人忧天的。毕竟对于她那位三皇兄的品行操守,老实说她也确实不怎么看好的。最终杨静姝还是点头答应了周薇。反正事情由周勃他们自己去操作,她又不必费什么心思,就让他们去试试吧!至于成不成的,那就到时候再说吧!倒是没有想到,他们还真的把这事儿给办成了。想来,这事儿一定让很多人都惊掉下巴了吧?尤其是她那两位兄长,如今大概还没有缓过神来吧?想到这里,杨静姝脸上也不由得露出轻笑来。
果不其然,与此同时,已经回到了王府的宁王殿下可就笑不出来了,他又一次地狠狠的摔了东西,还一连摔了好几个。也不知道为什么,心情不好时,他就是爱摔东西。不过,本来满怀希望的,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生气也是应该的嘛!这一刻,他对那个狗屁的吏部郎中叫做韩什么的,真的是恨碎了银牙,吃了他的心都有了。没想到,最后被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家伙给搅了局了。
正在一股子邪火燎心不已,不知道要如何消解时,有人来了。宁王望向来人,虽然心情糟糕透顶,却还是收了收脸色,先是朝对方点了点头,又疑惑道:“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不怕被人发现吗?”
来人摇了摇头说道:“属下觉得今日之事,颇多古怪,殿下必然也有所疑惑,因此不得不冒了点险,过来和殿下探讨一番。”
“古怪?什么古怪?”
来人乃是原京城府的少尹,如今的火器营副主管赵无极。当初皇帝为了亲自掌控火器这一逆天的武器,强令唐家将有关火器的一切都上交给他。为了接收和管理火器,皇帝下旨成立了这个火器营。主管人名义上是汪直,但其实负责其日常事务的是赵无极。而他其实早就已经偷偷的将未来押宝在宁王身上了,只等将来宁王登上大位,他便能跟着水涨船高,攫取更大的权力。为此,他一直都在暗地里尽心尽力的为宁王谋划着,也颇受其信任。只不过,双方的交往一向都很隐秘,毕竟火器营实在是太敏感了,皇帝正是不放心唐家掌握火器,才不惜与唐家闹开了的。为避免皇帝的猜忌,宁王和赵无极之间的交往一直便都极其小心谨慎。不过,以皇帝如今的情况,倒是稍稍可以松一松的。今日大朝会,因为火器营的特殊性,赵无极自然也不会入宫。然而今天的事,颇多诡谲之处,赵无极在刚一听说后,也实在是等不及了,还是连夜冒险来到了宁王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